第224章 影评狂赞(4 / 9)
为止,影评人的反馈非常不错,你在影评人协会奖上应该是占据了先 手。”
珍妮吐了一口气,重新迈开步伐,离开了新西兰人特别喜爱的夏天圣诞树,切萨雷戴上墨镜跟在她身后,绅士地为她打起了遮阳伞。
“我现在已经对这些奖项不是那么看重了,”珍妮老气横秋地说,“感觉不出有什么意义,它们又会对我有什么影响。”
“你会这么说是因为你现在拿到的是好评,”切萨雷毫不留情地戳破了珍妮的矫情一面,又转开了话题,“说真的,剧组就没人对你的遮阳伞造型发表任何异议吗?对你这种即使是隆冬也要打伞的行为发表任何评论?”
他 说得没错,珍妮之所以对于这些评论感到意兴阑珊,完全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迈克尔.克莱顿》收到的几乎全是好评。——在芝加哥的第一次试映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在场的五位影评人都对电影本身和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功力赞不绝口,珍妮和丹尼尔被这五位权威影评人视作是今年奥斯卡的热门,虽然当时玛丽没能回答出珍 妮打算报主角还是配角,多少让一心栽培、提携她的影评人有些不便下手,但他们还是极有诚意,在回避戏份多少,确定她是主角还是配角的前提下,为她大为鼓 吹,并且对珍妮出演《加勒比》这样的商业片也表示了理解,算是以权威身份,终结了从《加勒比2》开始的黑演技潮流。
“值得注意的 是,珍妮弗在商业片上的野心就和她在艺术片上的野心一样大,她似乎打算通过打斗戏码来积累自己在文艺片多做尝试的资本,通过《迈克尔.克莱顿》,她已经证 明了自己能演出震撼人心的阴郁角色,她的能量能把观众的内心掀翻打碎,但《迈克尔.克莱顿》永远也不会像《加勒比海盗》一样走近千家万户,而这个年轻的影 后还不想为大众遗忘,从此活在艺术院线之中。”
在德里克的影评兼专访文章里,他深刻而犀利地写道:珍妮弗对于她的用意也是直言不 讳,她眨动着碧绿的大眼,看似天真无邪地反问,‘为什么不呢?大众想看一些轻松、有趣的电影,一些能刺激他们肾上腺素的东西,我不认为这样的需求低人一 等,当然,我能演一些和这些需求相反的角色,那些通过让人不愉快来触发思考火花的影片,我可以抛弃我的外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听到别人夸奖我的美 貌,我是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兼顾呢?’
是啊,为什么她不能兼顾呢?这个26岁的女孩拥有世界上的一切,美貌、才华、自信、勇气, 她不像是我认识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