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千面女郎珍妮弗(6 / 8)
不知多少次,这个幽怨的念头又一次窜过了克莱尔脑际,但她还是摇了摇头,驱除了这个不理智的想法:自己有没有拍商业片的才能,克莱尔是最清楚的了。
生 活在电影圈,如果不能接受世界上有很多人比自己才华更出众,人的心理是很容易失衡的,克莱尔很快就摆脱了轻微的失落和酸楚,她看了看回到待机页面的电视, 又看了看那一叠等她阅看的盘片,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播放键。“再看一遍《第五个莎莉》吧,刚才我根本都没有留心剧情……”
除 了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盘片的评委们,威尼斯电影节的参与者们都得耐心地等待着电影节安排的展映场次,才能看到送展的各部电影,影评家、电影记者、片商、电影 爱好者们……都在等待电影节期间上映的若干部优秀作品,甚至比起竞赛单元的20部影片,非竞赛单元的19部影片反而更受期待,因为这些几乎都是年度大作级 别的电影,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参展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大部分参展人也未能免俗,肯定更期待这些第一次面向公众的大制作。
而在这些形 形色色的观众中,来自中影集团电影进出口公司的购片小组也是威尼斯电影节为数不多的中国面孔之一,中国电影圈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密,这一次中 影的购片小组也是和大陆演员胡军(竞赛单元《长恨歌》演员)一起来到了威尼斯,小组的任务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中寻觅一部分适合引入中国市场的影片,以买断版 权的形式购片回国安排放映,这也是进出口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分为分账片和买断片,分账片是按传统分成比例进 行分成影片,不必多说,每年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而且因为盈利空间有限(片商只能分走25%的票房),除了对影片盈利能力有信心的好莱坞大片,一般的外国影 片根本不会有谋求分账的意图。为了丰富每年上映的电影国别,中影会主动采购一些其余国家的影片做买断放映,除了盈利目的以外,还有一些文化战略方面的考 虑。而三大电影节当然也就成为了中影理想的购片地,所以看片小组这一次电影节的任务也很重,他们要看遍长篇单元的40部影片。
“《第五个莎莉》,珍妮弗.杰弗森。”小组长韩宇读着表格上的资料,“克里斯托弗.汉克斯、大卫.芬奇——嚯,名家荟萃啊,这个珍妮弗.杰弗森在大陆已经上了两部分账了吧?”
“克里斯托弗.汉克斯也上了两部分账了,票房都很不错,”几个组员也都回馈着票房数据,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