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4 / 8)
一定不想陷入这些琐碎的家长里短里,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她来照看着好了。
丁姨娘心中很明白,沈妆儿就是三房的定海神针,她回来后,三房的伙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内宅再小,也有江湖,沈家虽一致对外,内里总是有些高低差次之分的。
晓得沈妆儿今日出门累了一天,喝了一盏茶,便抱着锦盒回了自己的院子,丁姨娘带着沈藤住在三房的东偏院,文姨娘带着秀儿住在西偏院,她管着后宅,得了体面,文姨娘伺候沈瑜的次数多些,谁也不压着谁。
进了屋子,吩咐婢子点了一盏烛灯,“去瞧瞧少爷回来没?夜里还要温习几页书,明日他长姐还要过问呢。”婢子连忙将门掩上,寻沈藤去了。
丁姨娘独自坐在灯下,将锦盒打开,两千两银票整整齐齐叠在里头,丁姨娘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年钱,委屈地哭出声来,自从沈妆儿出嫁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她也曾埋怨过,老爷为何将家底全部掏给了长女,底下的儿子与女儿怎么办?
后来她才知道,老爷掏给沈妆儿的大部分是先夫人留下的嫁妆,妆儿嫁入皇家,得要这个体面,这三年,沈瑜几乎不管后宅的事,文姨娘心大,只管吃喝,都是她舔着脸去寻二夫人要这要那,既要紧着沈瑜这位主子,也得安抚好文姨娘与秀儿,大多时候只能委屈自己与藤儿。
如今妆儿回来了,担起了三房的担子,她再也不是一个人了。
丁姨娘趴在桌案上抽泣了许久,哭过后,心中舒坦多了,重新将锦盒打开,拿出三百两银票,妆儿既说这些银子用于家常,她若抠着不给些文姨娘,回头定惹出风波来,将锦盒锁入梢间的柜子,唤来东偏院唯一的嬷嬷,吩咐她将银票送去文姨娘那。
文姨娘正与秀儿在屋子里翻看今日购买的锦缎,
“娘,这是长姐给咱们买的,这一匹苏绣,花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呢!”
除了三匹苏绣,还有七八匹普通料子,文姨娘瞧见眼都花了,抱着那匹苏绣来回抚摸,“滑嫩滑嫩的,娘能穿这么好的料子吗?”
秀儿给自己挑了最鲜艳的海棠红与桃花粉,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能穿,姐姐说了,随你穿,也不碍着谁!”
文姨娘咧嘴一笑,“下个月,等你舅舅生辰,姨娘我便穿这身去。”
文姨娘是城南一家书铺的掌柜之女,当年沈瑜在书铺买书,被文姨娘一眼相中,缠着沈瑜不放,后来得知沈瑜是朝中官员,吓得不敢露面,只是不知怎么被老太太晓得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