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6 / 8)
昌宁王府的叛乱很快被镇压。
兵乱虽被镇压,可其中案子却牵扯甚广,原来宁王暗中结交南京应天府的中官,也悄悄收买司礼监的人,将京城与南京的消息打听个清清楚楚,皇帝大怒命容语查案,她便陷入了南昌的泥潭。
彼时,东宫因王桓阵亡,备受打击,无论是朱承安抑或王晖,至今没能从悲伤中走出,容语南下平乱,谢堰远在边关谈判。
在这个空档,京城出了一档子事。
东厂提督徐越于四月十五日,带着证人证词在御前,状告端王私藏兵刃,意图谋反。
在外人看来,陛下定是在谢堰出征之时,怀疑端王有不臣之心,暗中命徐越查个究竟,而容语却知,皇帝早怀疑徐越背主已疏远了他,眼下徐越骤然捅端王一刀,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隐秘。
她怀疑端王欲借此,换取皇帝重新信任徐越。
明日便是陛下的千秋宴,去年因郊祀出乱子,皇帝又犯头风,不曾大肆摆宴,出京之前,她听义父提过,今年早早地预备着要给陛下办千秋宴。
冥冥当中,容语有了不妙的预感。
是夜,唤来姚科,将南昌诸事交到他手中,
“陛下千秋宴在即,我怀疑京中有乱,先悄悄回京,你帮我坐镇南昌,只说我染了病,谁也不见。”
姚科应下。
容语当即悄悄易容出城,换了一匹快马,飞速往京城赶。
她不是不察,此一去,或许中了端王与许昱的入瓮之计,可若不去,便是眼睁睁看着端王等人得逞。
左右都是荆棘满路,不如硬闯一闯。
次日夕阳将落之时,她抵达京城,她并未急着入宫,而是悄悄来到玄武门外的四卫军大营。
经凤鸣坡一役,董周已是容语一等一的心腹,这一次容语出京,留下董周为的就是让他看顾京城局势。
容语在值房寻到董周,问,“京城情形如何?端王与许昱近来有何异动?”
董周本就心急如焚,见容语归来,迫不及待道,“提督,您总算回来了,前日徐越出卖端王,搜到了端王在陕西府私造兵刃的证据,陛下当即将端王宣入宫,端王哭诉一番...”
当日他戍值,犹然记得端王当时发冠凌乱,跪在殿中言辞恳切,
“皇兄,臣弟的确悄悄备了兵刃火器,为的不是造反,而是为蒙兀一役,不瞒您说,臣弟确实有私心,打算借着蒙兀入侵,朝中无大将可用之时,临危上阵,臣弟是您一母同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