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好好干(2 / 4)
。
“我刚刚听到,城东有不少土地要出售,平时十贯一亩的上等水田,如今只要九贯!”他的妻子激动地道,“咱们要是买上十亩地,那家里可就安稳了!”
渔家生活并不幸福,出海打渔人,几乎就没有善终,大多都是一去不回,收入也不丰厚,农人不同,别的不说,有了地,那就有了安稳。
哑六看着妻子激动的目光,思考了一下,终是摇头,比划示意要买货船。
“要什么货船啊!”他的妻子急道,“货船能用多少年,这地可是能传家的!”
哑六还是摇头,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有一艘好船,他是渔家子,本也不会种地,更不喜欢种地,他甚至还想跟着大船南下,去夷州岛上看那里的筑起的新城。
他的妻子十分的生气,不愿再和他说话。
小船缓缓划过一处小镇,河边的小镇以河为街,每家门前,都是一处石砌而成的小小码头。
却见在街前起了一座白墙,有人正拿着刷子,给墙涂上白灰。
“这是什么?”哑六的儿子好奇地问码头边的洗衣的妇人。
“这是公告牌。”洗衣的妇人笑着答道,“是朝廷立的,陛下的旨意,说是每乡每镇都得有,平日要将朝廷新规公告于此,平日还会派人来巡查的。”
哑六也好奇地看着那面白墙,不过上边什么都没有,便是有,他也不识字。
将船停在镇上,他支了些钱,买了些米粮搬回船上,又前去船行,把已经来回看了无数次的一种新船购下,抚摸着船身那散发着桐油的气息,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船棚。
“算你命好,这是这个月的最后一艘了,再想要新船,就得等上一个多月。”船行的老板笑道。
哑六好奇地比划了一下,问为何?
“这船是用南越国陈放的柚木造来,唉,你是不知道,自从那杭州船坊弄出什么‘流水线’来后,造起船和下饺子一般,他们造起来是快了,可是陈木哪有那么多,新伐的木材不能造船,都得放着等干。”说到这,船行主悄悄道,“听说杭州船坊弄出个什么入窑陈化,就是拿小火把木材烤干,但我总觉得没有经年陈化的木料好用,你说呢?”
哑六思考了一下,比划着问,那这样的船,会便宜些吗?
船行主摇头:“这是自然,能便宜三成,但只有陈料的八分好。他们怕是又能做许多巨舟了。”
木料陈化耗时费力,要在三五年时小心受潮、受虫、失窃、失火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