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血亲之间(2 / 4)
围的海商屁股便立刻坐不稳当了,一个个如潮水一般试图冒头,有心急的立刻跳出来叩首询问他们若能种出此树,能不能也换上几门炮。
“这可不行,”赵士程淡然道,“火炮铸造困难,产量不高,军中也缺。这样吧,你们中,第一个种出油果的,可以一百株奖一门炮火,其它的,便只能一千株奖励一门了,且只有四年后那一年可以换,四年之后,便不再计入其中了。”
一时间,海商们眼中都冒出精光,相互对视一眼,他们都心动了。
赵士程看火候到了,也不耽搁,便离开了。
而等太子走后,一群海商团在一起,商量这件大事。要知道海上不比陆地,能用的武器非常少,等两船相接,就算胜了,也会有不小损失,如果有了火炮,那便真的是神物了,几乎可以说是能奠定海上的话语权。相比之下,种树投入的这点人力物力,对于财大气粗的他们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一番争议后,并没有出现赵士程想要的相互竞争的局面,他们约定一起去吕宋开拓土地,按投入划分收入,到时一起收获,共同收益,共同承担风险。
这本就是他们海商最大的避险方式。
按他们的了解,棕榈树种植至少要间隔两米,所以,他们初期至少要投入一万人前去开垦,吕宋那边的开垦可不比中原,山高林深,人少了根本开垦不了。
还有人提议和三佛齐王国合作,共同开垦,还有吕宋的土人,都可以抓来种地。
反正这次机会,不容错过,有了武器,就有了航线,就有了占据航线的权力!
有些人甚至已经敏锐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会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
赵士程并不知道那些海商会如何做,但无所谓,他无论他们有怎样的野心,对他来说,都是好事,出海求生总好过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后世没有开海禁时,泰国、马来、吕宋等地都已经有了大量闽浙移民,哪怕大明开了海禁,明朝的汉人海盗,如郑成功一家连当时的霸主荷兰人也不虚,在世界航海历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可惜后来遇到清朝那种沿海三十里片甲不留的海禁法,那时,失去大后方的中国的航海势力才真正退出了世界舞台,东南亚的移民与故族断掉联系,自此在东南之地失去了影响力。
海洋才是文明的未来,他就算点了科技树,大力扶持,但想要真正的航海时代来临,也不知是哪年哪月了。
“你管得可真宽啊,”赵士从是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