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化宋 > 第218章 分一杯羹

第218章 分一杯羹(1 / 4)

在赵士程过着朴实无华的治国生活时, 工业的血液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正悄悄扎下根系。

十余年来,密州的船舶厂在巨大资本和技术的支持下, 造船技术有了巨大提升——钢铁, 和船钉的出现,让造船速度碾压了沿海的船厂,海上贸易的扩大,又提供了更多的造船订单。

如今,两广之地的海商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一船船硬木拖在水中,一路向北,用来换取密州那珍贵的货物,来回几次,就能赚到一艘新船的钱。

海贸的兴盛,自然也催生了庞大的水手产业,大宋本来就是商贸极为繁华的朝代,不限制土地兼并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不得在城市里挣扎求活,他们没有资本, 没有家宅, 只有一条性命与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他们拥有把一条性命拿来豪赌,挣一个未来的胆量!

密州的商贸造就了大量的海商, 他们收拢着河北、江准甚至是辽国的贫民们, 将他们带上了大船,有些便扎根在风浪之中生活, 还有许多, 会在风浪之中奔赴南海之地。

会有这样的事情, 是因为商人们发现了可以和密州进行大量交易的东西。

和香料、象牙、犀角这些少量交易不同,赵士程在广西之地种的甘蔗林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

两广、海南都有大量的热带地区,极为适合甘蔗生长,而种甘蔗需要大量人手,两广的大户们除了在抓山蛮来种地外,也大量收纳北方人手前来开垦。

甘蔗产量大,糖也是比盐价值更高的硬通货。

一开始时,福建、两广诸咱的大户是看不上这点蔗糖的钱财的。

但凡事不怕做,就怕比。

当几家快要败落的小户靠着蔗糖赚到钱财,开垦出土地,变成新的大户后,在模范效应的引领下,哪怕反射弧再长,十几年过去,也反应过来了。

没有人和钱过不去,钱不仅仅是代表着粮食、土地,还代表着人脉、权力,便是朝廷派到岭南的官吏们,也打起了精神,把这视为政绩,开始给出各种方便。

但是岭南能开垦的土地实在不多,于是很多人便打起了夷州的主意,开始大量招揽人手,前去夷州岛开垦土地,种植甘蔗水稻,不过夷州本地的土著十分凶悍,去夷州的风险很大,去的人不多,大多是福建、江南一带的家族在以举族之力开垦——他们大多已经有了上百人的商船护卫队,能在夷州沿海建立据点,同时也拥有夷州的海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