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您放心吧(2 / 4)
想离开,你别急,听我说,我说不离开,是不离开江南,而非不离开杭州。”
他低下头,轻声说起了他的计划,包括如何在这里实验土地的分配与管理,如何下放人手,如何建立一个基层……
后世的国家在土地国有上试验了许多次,也做过许多办法,但都没有一劳永逸的法子,收入公有,会丧失积极性,而土地拆分,则会影响生产资料的均衡。
王洋这些年也有了极多的经验,闻言不由阻止道:“公子有所不知,这土地非是一成不变,有的村落,一家的宅地,全看男丁够不够……”
在农村,一户人家的男丁多少,就决定了地位,男丁多的,能赚到钱,能多伺候一季土地。那收成下来,十几年时间,总能凑到钱,添上一几亩薄田。
但这也不是不变的,有家庭,一但没有生出男丁或者男丁夭折,孤儿寡母的田地便会被人瓜分,又或者人丁不够,种不了那么多土地,也会被其他人觊觎……
总的来说,就是土地的契约是流动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劳永逸,只要是有人在管理,那么,宗族也好、农户也罢,甚至是官府,都会想办法从中获益。
“村子中是讲人情的地方,”王洋总结道,“一个村里大多一家宗族,他们会与外村通婚,我们的治理,进不了宗族,但是公子,您知道我最佩服您的是什么吗?”
赵士程看他。
“您给宗族里被欺压,活不下去的人指了另外一条路,”王洋微笑道,“以前在密州,城里的客户比村里客户还不如。村里客户被赶出了主户家的土地,还能靠着存粮、野菜坚持些时日,去寻新的主户佃地,但城里不行,他们一旦没有了工活,便要卖儿鬻女,或者连自己也卖掉。”
“你发现了么,在密州,就算很多人不入咱们的大工坊,但依然有很多小工坊会招人,还有很多人,靠着小工坊生活,就算是村里客户活不下去了,也能在城里找到一丝活路。”王洋轻声讲解,“人活着,会自己想办法,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会做出很多你我想不到的事情来。所以,你不要做得那么着急,咱们可以一个县一个县地慢慢来,相信弟子,会找出合适的办法。”
赵士程感慨道:“你现在的进步,可真让我没想到,但是你可想好了,入了方腊麾下,会影响你将来大宋,甚至是青史上的名声。”
王洋微微一笑,道:“师尊您说笑了,我若是成功,那必然是青史留名,若我失败,那也是为了大宋去平定方腊之变,到时该怎么写,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