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可爱的想法(3 / 5)
提。
赵士程也有些无奈地点头,他当然是最希望快点出兵的,再过上两年,宋江就要起事,过三年,方腊就要出动,到时局面就更麻烦。
他还得让张荣帮帮忙。
……
十月,郓州,梁山水泊。
初冬的小雪夹杂着雨水,纷纷扬扬地散落在枯黄凋零的大地上。
张荣乘着吃水颇深的大船,停靠在水寨的码头。
这是一处用河粘合茭草堆积为墙的水寨,其中有许多的土墙堆砌的矮房,用苇草为盖,还有一条百米长街,不少摊贩在狭窄的街道上吆喝着卖货。
张荣的才一上码头,立刻有十数个健壮的汉子迎了过来,对着那货船伸长的脖颈:“老大,你这次又带了什么好货?”
张荣神秘一笑,伸手从船头拿出一张黑乎乎毛毡,在众人面前一扬。
“油毛毡啊!”顿时,周围的汉子欢呼起来,直接将张荣挤开,纷纷涌到船上,对着这黑色毛毡一阵翻看。
“真的是新镇的毛毡,还有记号呢!”
“好东西啊好东西,我定两张,家里房顶盖一张,还要给我阿弟家带一张,下次遇到漏雨,便不用婆娘在雨天床上哄孩子了!”
“我家那船蓬也能盖一张,便不怕漏了……”
张荣笑了笑,在一边看着,这油毛毡是新镇新出的货品,用梳毛的废料做成毛毡,然后浸在一种叫沥青的东西里,上边覆盖了一层细砂,沉,但在防水上有奇效,比瓦还有用,极为适合他们这些水上人家,但他居然买不到,为此,他亲自去了新镇,费了好一番力气,才从听说是给“陈师兄”的货额里虎口夺食。
有了这个,便不必在屋顶上盖厚厚的干草,不但易漏雨生草,还得经常整理,免得腐坏。
不过……
他多看了几眼水寨,皱起眉头:“怎么才几日工夫,水寨里便多了那么多生面孔?”
“西城所的杨太监最近身体不好,新来的太监比前任还狠,”旁边的一位水寨兄弟无奈道,“那杨太监,至少还是打着契书的名义收刮土地,这个李彦可不得了,看上良田,便直接夺走,前些天,他竟然将鲁山县的田契都收缴了,当着契主的面,将田契烧了,说这些田都是公田!”
张荣倒吸了一口冷气:“可变成了官田,那便不用交田赋,他敢冒这险么?”
“怎么会不交,”那汉子恨恨道,“鲁山县要交的田赋,都摊派到临县去了,好多乡人过不下去,有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