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办法总是想出来的(3 / 4)
但这里的粮食去哪里了呢?
县令回答这些年来辽东天灾不断,陛下多次要求救济灾民,他们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耶律雅里很失望,想带着陈行舟离开。
然后,陈行舟便微微一笑,拿出一瓶南方的脂膏,递给了这位县令:“萧大人,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在下知道大人难处,只是这些日子梁王收拢了不少灾民,需要粮食,您看能不能方便小人购置一些,这价格,好商量。”
这种脂膏能治冻伤皲裂,在寒冷的北方是比羊毛还畅销的好物,价格昂贵,供不应求,用来送礼,当然再好用不过了。
萧县令一边说着不敢当不敢当,一边接过礼物打开瓶塞,轻轻嗅了嗅,眉眼便舒缓可以来:“既然如此,不妨找个地方详谈。”
于是,在耶律雅里目瞪口呆的神情里,刚刚还说没人办法的萧县令,便和陈行舟用非常不错的价格敲定了三千石的粮食交易,如果陈行舟愿意加价的话,甚至可以明天就将粮食调到,陈行舟为些付出了三张碱票作为订金——这东西如今在大宗交易里十分紧俏,很多辽东海商甚至宁愿加价去换,因为换碱就能在辽东大量购买清洗羊毛,比直接在密州买更划算。
走出县衙时,耶律雅里很是沉默。
“光是心善,改变不了什么结果。”陈行舟谆谆善诱道,“撒鸾,想要帮更多的人,那就得先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帮足够多的人,来,我们再来……”
他带着耶律雅里,去找了这里的曷苏馆部头人,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曷苏馆部族需要钱和粮食,这些年冬天越来越冷,他们能换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他们听说远方的女直部落阿古打让那里的族人三年不交税,都很羡慕。
陈行舟问他们愿不愿意接受雇佣,对方表示他们愿意接受雇佣,无论是以冒充盗贼去袭杀商队,还是去打哪个大户,都可以,但这些都要给他们粮食来换……
一番交谈之后,陈行舟谈好了价格,便离开了。
一路上,耶律雅里都很沉默。
倒是特母哥小声地对陈行舟说:“雇他们很划算啊,一个人只要两斗粟,且生死不论,比禁卫……”
他不由自主地声音小了下来,因为他看耶律雅里在看他。
陈行舟微笑看着这位年轻人,淡定道:“撒鸾,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我要出兵此地了吧?”
耶律雅里点头:“他们都在保护自己的财产、亲人,并且为此伤害其他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