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无论魏晋 > 第261章 破茧而生

第261章 破茧而生(3 / 5)

宾尊敬,一个人能带十几个徒弟簇拥着端茶倒水。

他们甚至飘到已经在讨论“京杭大运河”“东南万里海堤”“荆州江堤”这种世纪工程了。

当然,魏瑾是不可能批的,或者说,至少二十年之内,是不能弄这些大工程的,这需要孕育一波人口,地基搞不好就盖楼,下场就是隋炀帝那样。

南北经济要均衡,才能孕育出更多的生产力,所以她不但没有让南渡的移世迁回去,还给了很多开垦土地的优惠政策,甚至于减免了今年荆、扬、江三州的夏税,并承诺明年的农税也减半,否则一定会有大规模的回移潮。

……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到收获季节时,“我爱种田”活动的结算也落下来了。

第一名是苍秀儿,她坐拥兖、豫两州,河南一带都是千年精耕细作的好地,没的多说。

第二名是孟岚,本来她在广州的那点地很险,但奈何她主动拉拢了江南吴兴的周家,这位的全力支持下,她的成就一路直上。

第三名是深耕细作的辽东希银,他虽然在这两年都没有什么大操作,但胜在默默耕耘,不但收拢了高句丽新罗扶余这些地方的移民,还大力开发了扶桑的土地,加上大量白银换来的牛马和玻璃,深耕土地。终于他勤恳的经营有了回报,辽东冬季长,可还是成功得到了的连续两年的丰收,且在第三年的丰收季节横杀而出,以微弱优势成功挤入前三。

惨还是肖妃惨,她因为草原的耽搁,所以荆州那边经营的不是很好,最主要的是人口和局面都不允许先前的她修江堤——否则要是敌人学关二爷来个水淹七军,那找谁说理去?

为此,肖妃气得差点弃游。

因为先前看好她人的太多,网上的赌局自然也是一地鸡毛。

秋收刚过,建邺的气温却还是蒸腾着。

但丰收的气息,还是在这里蔓延。

一个卖饴糖的小贩用着细竹棍滚着糖丝,吸引了大群孩子。

大街上,一个精致可爱的三岁小孩努力挣脱了父亲的怀抱,吵着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才一落地,就哒哒哒地像炮弹一样冲出去,引得母亲急忙跟上。

“你这小儿越是康健了。”一名二十七八的年轻文士微笑道。

“太真过誉,”孩子父亲谦虚了一下,“想是女帝治下之土,更养人吧。”

两人于是又吹捧了下自己的上司,便说起了江南如今的变动。

“太真你从上党郡守一越而成扬州刺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