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有心栽花(3 / 4)
卒,若再不北上寻粮,便是如洛阳之局,迟早溃败。”王虎蠢蠢欲动道,“所以,他一定会渡过泗水,向西寻至邺城,魏郡这边才有他维持的粮草,没有第二选择。”
渡河,一向是部队最为脆弱之时,那时大军被河水分割,首尾不能兼顾,尤其是重扎营寨之时,最为空虚,基本上一袭一个准。
“但泗水平缓,沿岸皆可渡,如今能知石勒渡河之地?”段文鸯疑惑问。
“这……”王虎皱眉思考,终是摇头道,“我要想想,而且此计要刺史同意,否则怕是难行。”
他知道北方有在各地投放探子,但这信息就不必告诉段文鸯了,他需要的是说服刺史同意他计划,以立功劳,他感觉到了,文官虽好,但限制太多,在这乱世之中,武职才是上位王道。
段文鸯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便不再计较。
苍秀儿暂居阳平郡,两个小将带着其它小将,开始扫荡周围的小股敌人,既算练兵,也算磨合。
这事还真没什么危险,因为听说北方入驻新平后,周围的流民帅们就开始带着部众徒迁,他们很多本身就是从冀州逃过来的,简直不知道为什么北方对人口有那么重欲望,冀州时就已剿匪为乐,如今到了阳平,居然还是这套。
这些流民帅当然知道去北方至少能混口饭吃,可他们原本是平民,被推举为首领后,已经享受到权利的美妙,再回去当个庶民,又哪里受得了?
大股一点的流民帅们纷纷逃向东方南方,一时间北方的恩泽传诵四方。
邵君因为身为女子,并没能争得太多鲜卑骑兵的拥护,他们大多在王虎那边。
但她没有在意,或者说本就不报希望。
好在,她父亲邵续在当地甚有名望,在知道女儿独立门户后,虽然生气,但这点小气在知道是投奔了北方刺史苍秀儿后,变成了一股狂喜。
渤海公手下四将的名声早就广传四方,苍秀儿助崔涞建立渤海郡,是渤海公手下最为重用的大人物,随着渤海公占据四州之地后,她的身份、才能,都已经获得大众认可,甚至有人觉得,若她独立门户,未必不能做出一番如渤海公那样的基业。
她来兖州后,邵续便觉得兖州平定在望,如今女儿有了这样的前程,当父亲的,支持她,那就是向渤海公示好,这买卖如何也不会亏。
于是,邵君不用招呼,父亲就已经给她准备了三千部曲,甚至把她的哥哥邵乂也强行派到她手下听她差遣,就想自己的儿子也能在苍秀儿手下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