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5)
房,供着几尊她不认识的佛像,平日里少有人来,在战乱时候,仿似一座避世的清净之地。
庵姑把院子清扫的干干净净,青石板的地面被磨浆得发亮,到了饭点,女师父会到门口喊一声,“阿狸,吃饭了!”
阿狸是个女童,估摸才三四岁大小,粉嫩团子似的,生得粉雕玉琢的可爱,有时女师父们逗弄她,还能听见几句她背的诗,想来从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子女,不料竟落难至此。
她时常坐在山口一尊大石上,专注地眺望山下的路,女师父来叫她用饭,她还要一步三回头地看着,那双雾蒙蒙的双眼里盛满了哀伤,“偃哥哥,怎还不来接阿狸走?”
那送她来的乞儿,女师父倒还印象深刻,只是乱世当头,活着都艰难,一个乞儿能有何作为?怕是这辈子都难来接她了。
但女师父不好伤她心,只说:“再等等,等阿狸长大些。”
山中日月长,可转眼也是岁末,这一年雪尤其大,大雪封了山,庵子里粮食一日比一日少,眼见着到了绝粮的时候,那雪也丝毫没有停的意思。
一个果敢的女师父自告奋勇去山下寻吃的,却再也没有回来过。其余庵姑心有戚戚焉。
庵子里的女师父都快熬不住了,各个面有饥色,师父们怜阿狸还是个孩儿,总不忍心叫她挨饿去,总是留够了她的吃的,旁人才去分。
一个年老的女师父还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再匀出来些,说着:“我老了,活多久已不大紧要了,你尚年幼,往后日子长着呢!可要好好活下去。”
阿狸头摇的像拨浪鼓。
阿狸懂事,后来每顿都只吃一点点,便说自己饱了,时常饿得发昏,也强撑着不喊饿。
她再也不去大石头上眺望了,天实在太冷了。
有时她又担心偃哥哥来接她找不到,她就扒着门坐在门坎上,其实也是没事可做,庵子里日子过得清苦,也没什么乐趣可言。
冬日的风啊,煞冷煞冷的,她常常吃不饱,身子骨弱,没多久就病了,烧得像块儿炭。
胡梦里还要攥着女师父的袖摆,固执地摇头说:“阿狸不饿。”
庵里没有药草,女师父汲冻得透骨的山泉水给她敷额头,那烧却长在她身子上了似的,怎么都褪不下去,熬了半个月,一个女师父说,再熬下去怕是不行了。
赶巧雪化了几日,路大约好走了一些,两个女师父把她裹得严严实实,抱着她下了山。路上换着抱她。
庵子邻着玉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