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试探(1 / 5)
段殊第一次从温佑斓脸上看到了惊讶的表情。
这种惊讶丝毫不加掩饰, 他的面孔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一种对眼前状况的难以理解,紧跟着段殊的拒绝,疑问脱口而出:“为什么?”
段殊还没有说话, 又听到他问:“你要不顾自己的安全, 和这样的人做搭档吗?”
从未被弟弟拒绝过的恐慌, 很快转化成了就事论事的不解。
“你忘记那个小学时的同桌了吗?”
随着他的问题, 相应的回忆便浮现在段殊的脑海里。
“段殊”的记忆里基本没有什么负面的情绪,那个小学同桌就是其中罕见的例外。
他的小学同桌玩心很重,一门心思放在玩上面,经常到处疯跑, 胆子又大得离奇,常常能告诉大家一些闻所未闻的新鲜游戏。年幼且渴望新奇玩意的孩子,总是容易被这样的孩子王吸引。
那时的段殊就常常跟他混在一起,直到被温佑斓发现, 难得严厉地制止了他,警告他不许再和这个同学来往,还直接请老师给他换了同桌。
年幼的段殊当然很不开心,哥哥的告状让同桌不愿意带他玩了,他错过了同桌嘴里的许多稀奇风景, 为此他跟哥哥大吵了一架,甚至同他冷战好几天。
结果就在几天后,他的前同桌爬到高压电线杆上, 试着解开缠绕其上的风筝, 结果触电身亡, 同他一起大着胆子爬上电线杆的男孩尚未碰到电缆, 他亲眼看着同伴直直坠下, 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愿意跟人说话。
无论从谁的角度来看,温佑斓当时让弟弟远离那个男孩的决定都是极其明智的,“段殊”每次回忆起这件事,都充满了后怕。
那现在呢?换掉一个隐瞒了过去、心理素质很可能极不稳定的领航员,是不是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些被选择后留存的记忆,一刻不停地影响着段殊的思绪,他仍能切身感受到那种曾经躲开了一场灾难的恐惧与庆幸。
他还能好端端地站在这里,就是因为那时候不情不愿地听了哥哥的话。
“我记得。”段殊的声音有些滞涩,“但现在不一样,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了。”
这是真真正正的第二人生,他要在那些虚构鲜活记忆和浓烈感情的干扰下,专注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温佑斓的眼神中倾泻出一种复杂的失望:“那时候,你也是这样和我说的。”
他抚平了报告单上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