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东汉末年[Ⅷ](1 / 7)
初平二年(公元192年)五月,少帝刘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临时兼了高庙使的王允持节绶诏册,册封昭阳君为昭阳王,是有王朝以来的第一位女亲王。
说实话,这个结果在士大夫们看来是个两全其美的结果,好吧,这是个暂时的缓冲,他们心里很清楚昭阳君做了女亲王,只是她登上帝位的一个过渡,但有这过渡比没这过渡要让士大夫们接受度就上升了一个台阶,自欺欺人到他们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今日竟然也出席了,他现在几乎是清醒的时候少,昏睡的时候多,但昭阳君被册为昭阳王,他这明媒正嫁的丈夫又怎么能不出席呢。不仅如此,昭阳君于受封坛上接受印信时,董卓也被人抬到上面来了。
昭阳君已换上特制的朝服,欲乘风而去的凤凰铺陈在灼灼其华的牡丹花上,凤凰自不必说,牡丹是花中之王,又是国色天香,正迎合了昭阳君那天下无双的容貌,又昭显了昭阳君的地位。只是当两者叠加时,似乎显得有那么些冗余,尽管穿在昭阳君身上,分毫没有夺去他本身的光彩,于繁花从中,凤凰其上,再无第二人。
有此风姿的昭阳君让士大夫们一时讷讷,也只有在心里嘀咕着诸如#知人知面不知心#,#鲜花插在牛粪上#,#窃国者自有天诛#之类的,最后一个似乎就太过了吧,还有原话是这么说的吗?人家的原话分明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吧,不过这也不太重要了,因为这么想的人也只有在心里想想了,只想不说就不要再强求人家了吧,但有句俗语是#好的不灵坏的灵#,要不然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王允神情纠结的将册封圣旨和印信在受封坛上交给昭阳君,眼神不自觉的就往董卓那老贼身上飘,瞟了一眼后神情更纠结的看向昭阳君了,昭阳君一派肃然,并没有接收到义父大人纠结的小眼神。
王允心里翻滚,装,又装!
义父大人也是心里苦,这种“我有一个大秘密,但我不能说”的感觉太考验人了。哦,这个大秘密当然不是说昭阳君其实是天下第一表里不一之人,而是吧,此前怎么在称帝上都不退让,偏偏士大夫之流的提出董卓还没死呢时,就退让了,他愿意先被册封为昭阳王。
这不对啊。
王允当时听了以为自己老耳昏花了,可看着其他人也是错愕不已的神情就知道自己没听错,但很快其他人都收起了错愕的神情,而是换上了一副“主公定然还有后招”的神情,就纷纷躬身告退了。
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