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狸猫猫不猫[A](5 / 8)
的养,就是家里的夫人养,谁让官家家里就有一古灵精怪,人见人爱的喵喵殿下呢。寿春郡王咱养不成,可养只猫“借物喻人”没罪吧,殊不知这根本就是#引猫入室#啊!
不过,这是喜闻乐见的,对吧?
就在这猫族地位压过狗族地位的形势下,寿春郡王也跟着长成大孩子了,地位也是节节升高,从寿春郡王进中书令,过两年又为升王,在八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在朝野地位稳固。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赵恒驾崩,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是为宋真宗。
太子殿下赵祯登基为新帝,年仅十三岁的新帝着明黄五爪飞龙缂丝龙袍,一双明亮有神的猫眼将他衬得……更加稚嫩,更别提人家还有点婴儿肥呢,这种情况下似乎没那么多威慑力,但跪在九层御阶下的文武百官可不会这么想:先帝身体也不是这一年就不好了,而是前几年身体就不怎么好了,那时候太子殿下很顺理成章的再侧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
待到真宗驾崩前两年,太子殿下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因为太子殿下年幼又面善(可爱)而轻视他的,家里耗子都不光顾了。说句通俗的那就是谁不听话,就这么挠几爪子,挠到你服气,乖乖做朕的铲屎官。咳,对太子殿下的非凡能耐,大臣们领略多了,不服不行,也就官家还被蒙在鼓里,认为自家太子还是个需要长辈庇护的乖孩子,这不,在驾崩前不放心他的乖宝,就指了他的弟弟,朝野中有“八贤王”美称的泾王赵元俨来辅佐朝政。这里面说起来还有点八贤王摄政的意思,到底太子殿下还年幼,还有好几年才成年呢。
当时的诸位大臣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想官家您是不是病糊涂了?太子殿下是#人不老心老#啊,瞧瞧前阵子才被他小人家挠的撞柱子明志……未遂的御史大夫;看看原本斗得你死我活的分别以寇凖、丁谓为首的两派,斗来斗去就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斗到#我们手牵手,我们一起死#了,蓦然回首,大权都回到太子殿下手中了;听听被贬谪官员们的悔不当初的哀嚎声等等。如果说这样的太子殿下登基后,还需要人来辅佐或者摄政?官家,您其实不是疼爱您弟弟八贤王,其实是挖坑给八贤王跳的吧?难道皇家就没有真兄弟情了?
诸位大臣绝对阴谋化了,赵恒是真不知道他家乖宝吊炸天了呀。
可怜真宗就这么在临驾崩前还被臣子们阴谋化一回,还没能解除这误会,唉。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太子殿下的演技越发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