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绿帽子王(6)(5 / 7)
,那是能用堆积如山来形容的,毕竟是用竹简么。也亏得顾青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同时手下也是人才济济:
顾青作为君王,名声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他很有容人之量,用才亦爱才。像之前贺灵羽使用离间计,离间他和魏牧、魏扩父子,如果是其他国君,十有八九就会上钩,但顾青并没有,仍旧像从前那样重用魏牧和魏扩。
这对顾青来说,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判断。
但对魏牧和魏扩父子来说,那就是主公信重他们的表现。他们父子本来就是忠君爱国,自那之后那简直就是要为主公肝脑涂地。
而随着虞国接连灭他国,许多他国人才也随着国灭,而来到阆城。当然了,有很大一部分人才,他们誓随自己国家生而生,亡而亡,因此不少人才随着自己国家的灭亡,有选择隐居山林的,也有选择不苟且偷生,愤而自尽的。
顾青也不勉强他们,他还凭吊过一名投江而亡的褚国才子,感慨于他的贞烈。
再有许多人才不愿意为虞国效力,顾青同样不勉强,他是觉得国与国有国界,但还有诸多东西是没有国界的,比如说文化、诗词歌赋、乐律等。像顾青就痛惜过因为战火,而遭到毁坏的古集,修了史馆后,就决定要进行补足和重新编录,还号召天下人,为此做出一份贡献。
这就让很多人难以拒绝。
相信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文化融合,民族也将随之融合。
相对的,也有不少人才甘愿为虞国效力,毕竟这个世上郁郁不得志的人才,是有很多的。他们在原本国家时,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得到施展,如今遇到了顾青这个伯乐,他们等同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那不比什么都好。
林林总总的,让顾青在处理政务之余,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他想做的事,也就是开始专注于他的身后事,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皇陵。
本来陵墓地址在原身即位后,就开始选了。但那时候和如今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原来的陵墓无论地址,还有预定规模,都不合适了。
说来顾青他如果不是为了以后的戏剧性,他根本不在乎什么陵墓不陵墓的。但一旦接受了“自己盗自己墓”的设定吧,顾青就从中发掘了不少乐趣,让他从之前就在想到底将陵墓设计成什么模样。
也不仅仅是陵墓,还有其他不少地方可供发挥的,顾青心想。比如说都城,如今虞国统一了他国,原有的王城阆城,就不怎么适合作为新都城了,因此迁都是很有必要的。新都城就是个很好的“舞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