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星际物语(10)(8 / 9)
原则,开始给银河系其他公民分享他的探索日志。
说是探索日志,其实更像是记录影片。
记录了他所探索的星区,星区内的星球,星球上的本地物种等等。
顾青在剪辑影片上的本事,是被专业人士认可的,就连配乐他也能自己操刀,或是恢弘大气,或是清新自然,反正会契合影片气质。
这记录影片一出,就引发了热议,关注度也非常高。
尤其是对天文学家们来说,这根本就是第一手资料啊。他们从前没那个机会去探索新星域,现在没想到顾青竟然那么慷慨大方,他们十分感动,研究起来也很热情积极。
当然了,大部分观众没那么学术性,他们都是抱着来看顾青新作的姿态来了。
一开始没想到这次竟然这么正经,稍后就被他们没那么清楚见识过的景观吸引住了。
即使如今已经进入了星际时代,超光速航行让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变小了,各种高科技层出不穷,然而个体在星系,在宇宙面前仍然是那么渺小。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都不会不自禁感叹宇宙的壮观与宏伟,并深深为其折服。
再说即使是记录片,顾青发送回来的记录片也并不枯燥乏味,有时候看本地物种打架,他们都能看出两军交战的紧张刺激感。
此外,每一帧都能截图下来当做屏保。
一时间,银河系升起了一股探索热,星网上关于星际探索的话题热度一天比一天高。
而对带出这股风潮的顾青,他的人气又高了一截,从前觉得他和奥利弗一样奇葩的路人粉或黑粉,现在看他的纪录片看得那个一个津津有味。
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种想法是星际联邦那群高官们的,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一如既往地叫嚣着,不过他们都有在看纪录片就是了。当然了,他们是意图从纪录片中看出什么不得了的,比如说矿产资源。
星际联邦如今是不缺资源,可谁会嫌资源多。
再有他们还可以借此揣摩顾青下一步行动,再不济也得预防他从那片星域找到联邦克星生物,像是能让联邦绝育的生物什么的。
反正能从纪录片中分析出来的信息,还是有很多可侧重的。
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少校叶翎提出了一个问题:“赛恩先生他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探索设备?镜头到底被放在了哪儿?我有注意到无论拍摄什么样的环境,哪怕恶劣至极的环境,镜头始终都很平稳,并没有受到恶劣环境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