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4)
很快,拆迁文件就下来了,从过来修鞋的那些人口中得知,大部分人其实还是不愿意迁走的。毕竟这里的地段好,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大人在市里上班,都很方便,路口就有公交站,很多路公交车都经过,而且据说不久以后还要修地铁,这附近也有个地铁站。
因为这一带商店比较少,离菜市场也有好几站路,他们巷子里就有一段是专门摆摊卖菜的,已经有好几十年历史了,现在有越来越壮大的趋势。这两年附近又兴建了几个新住宅区,小区里的人都喜欢来这片老区买菜买生活用品,主要还是图便宜方便。
叶程他们这条巷子,也新开了几家商店,卖文具的卖小孩衣服的都有,虽然不是什么大买卖,但是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怎么也是个营生。这要一下子搬走了,住倒是有地方住了,可要做生意就得重新找门店,市里的门店可不便宜,哪能像自己家一样,一个月到头就是交点水电费。
知道大家都不愿意搬以后,叶程心里就踏实了,这两年拆迁的脚步减缓,很多强制拆迁都受到社会的批判,只要这里的居民死活不走,别人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他联系了几个有心抵抗拆迁的,其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他们开始走街串巷收集民意,不同意拆迁的就在抗议书上签字,到时候这份资料也是有用的。慢慢的,反对拆迁的人们就集中起来了,老街老巷里头到处都贴着抵抗拆迁的标语,茶余饭后的,大家也会说一说,哪家是坚决不肯迁走的,哪家的态度又不是十分确定。
叶程他们的意思是先礼后兵,出拆迁文件下来的是市规划局,他们就先带着抗议书去了规划局,但是相关人员却表示文件虽然是他们出的,但是决策并不是规划局做的,至于这个事到底要找谁,他们却并不明说。
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你要去反抗,可却找不到反抗的对象,游行吗?那可是犯法的,谁来带这个头,虽说是法不责众,但是也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可叶程还是站出来了,和他一起站出来的还有不少人,不舍得这片老区的人很多,不止一个两个。
他们先是在小区里拉横幅写大字,然后又渐渐走上街道,每天早上固定游走两个钟头,负责人不出来,他们就一直游行下去。开始的时候参加游行的人还很少,后来大概是见他们都没事,加入的人也渐渐多了。没经过批准的游行就是犯法的,他们也写过申请,但是那些申请就像是石沉大海一样,杳无音讯。
到后来,游行把这整片住宅区的人联系到了一起,渐渐也形成了一种默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