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番外(九)(11 / 17)
好半响才想起来之前请他去古城捡针的事儿。
再一瞧冯嘉幼那不怀好意、看好戏的眼神,知道骆清流把他出卖了。
谢揽立马站起身,想出去外面席上找骆清流算账,又想起来两人在表面上不属于同一个“阵营”,他并没有来参加满月宴。
谢揽窘迫的重新坐下,辩解道:“幼娘,我不是舍不得那点儿钱,主要是那些针都是我一根一根打磨的,丢了可惜。”
实际上就是心疼钱,毕竟当初买那块铁,几乎花光了他的积蓄。
但不能让冯嘉幼觉得他没出息。
其实冯嘉幼只是觉得有点好笑罢了。
谢揽岔开话题:“对了,沈时行送的什么?”
以京城的规矩,关系亲近的基本上昨日就将礼品送来了。
他总感觉沈时行会送一些奇怪的东西,总之和大家送的都不一样。
冯嘉幼道:“一筐金子。说你总是针对他,他送什么你都不会满意,肯定会鸡蛋里面挑骨头,干脆给你钱让你自己去买。”
谢揽:“……”
又问,“李似修呢?他名义上可是二叔的徒弟,二叔的外孙子满月宴,太寒碜的东西,他也拿不出手吧。”
“一套他珍藏的稀有字帖,一套他亲手写的蒙学书。”冯嘉幼正打算和他说,指著书架上满满的一摞。
她已经将那些书全都看完了,“不愧是能做帝师的人,果真是比现行的蒙书,都更适合做小儿启蒙,不久之后,应该就会全国发行。”
说到这儿的时候,冯嘉幼又要忍不住偷偷腹诽,当年李似修在金陵时,哪怕给她寄来一套这样的小人书,自己没准儿都会嫁给他。
谢揽冷笑了一声,一点儿也不领情:“字帖我勉强算它有价值,很快就会全国推行的小儿书,有什么稀罕的?”
冯嘉幼道:“推行出去的都是雕刻印刷版,他送来的是他的真迹,只此一份儿,自然珍贵的很啊。”
谢揽知道他的一幅字能卖上很高的价钱,何况一套书。但那又怎么样,照样不屑一顾:“李似修还活着,谁知道他还会写几份送人。”
冯嘉幼不和他争辩:“你说的有道理。”
这时候摇篮里的小阿吾哼唧了一声。
谢揽慌忙着去看他,却见他吧唧了几下小嘴儿,又睡着了。
说起蒙学,李似修都给他刚满月的儿子送小人书了,谢揽抛了下手里的沉甸甸的铸材:“那我也用这块寒铁,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