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番外(六)徐宗献夫妻,书院众人(2 / 9)
也不曾抬头仔细看过。
但凭这三局对弈,李青晚对他已是颇为了解。
因为她一直认为一个人下棋的风格,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从他的棋路,能够直窥他的内心。
徐宗献此人光明磊落,不愧是岳蒙这位大儒的学生。
但他在被逼入绝境之时,又能毫不迟疑的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李青晚一贯敬佩有风骨、重气节的文人,可偶尔也会觉得他们有些古板。
尤其是现今朝政黑暗,奸佞当道,昏君宠信一个民间变戏法的国师,东厂随意草菅人命,无论官宦还是百姓,人人自危。
一众仕子们死谏了一批又一批,并未有任何改变,反倒令奸佞更加肆无忌惮。
这般形势下,能在官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大都是善于钻营的谋臣政客。
可他们又多半是些唯利是图之辈。
而徐宗献兼具两者,他有底线,知变通,既有君子之风,又不拘泥于小节,绝非池中之物。
李青晚倒不是认定他往后有可能会位极人臣,才愿许以终身。
她是打从心底欣赏他,倾慕他。
结果却出乎她的预料,徐宗献竟将她的金钗和银子一起退了回来。
他委婉的表达,她认为两人棋逢对手,用词并不十分恰当。
暗指她棋艺不精,还不配成为他的对手。
李青晚微微愣,非但不恼,反而将信贴在心口笑了起来。
…………
这不是徐宗献第一次收到女子送来的“定情信物”。
他出身再怎样寒微,也是待考的考生,且还是盛景书院的学子。
在他们身上押宝的人多得很,尤其是他一穷二白,背后无权无势,最容易收买。
徐宗献不喜欢“奇货可居”的感觉,无论是小门商户里的庶女,还是簪樱之家的贵女,一视同仁的拒绝。
唯一不同的,大概是他记住了李青晚那双漂亮的含情眼。
搭配上她下棋时严肃的表情,尤其醒目。
他也不怕李青晚恼羞成怒将他赌钱的事情上报书院,观她棋路,她的性格并不狭隘。
因此徐宗献得空仍去那家棋馆,他需要银钱维持在京城里的日常花销。
书院那些寒门同窗一般都是抄书,但赚的少,枯燥,纯属浪费时间。
对弈是他最大的喜好,既放松身心还能获利,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