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5)
不然也考不上这么好的大学。
胡晶惊讶道,“那你岂不是在乡下结婚了吗?”
张雪霞道,“我第三年就结婚了,我丈夫是当地人。”
这在知青里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总不能一辈子不成家。而和当地合适的人家结婚是一个好的选择,遇着好人家了,自己会过得轻松点,也不会被人欺负。
但是这在没下过乡,没吃过苦的小姑娘眼里,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总觉得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了。
一瞬间有些冷场。
唐年年立马道,“我也是下乡知青,我丈夫也是当地人。要不是我丈夫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我也没时间复习,雪霞姐,我们运气都不错啊。”
张雪霞笑了起来,“你丈夫还真的看不出来是农村人啊。”
“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公社当了主任,后来还带领公社开厂呢。”
唐年年说起沈家树就特别的骄傲。
张雪霞也说起了自己的丈夫,没沈家树那么优秀,但是人很勤劳。是队里的劳模。家境在当地也算殷实。因为家里劳动力多,公婆又养了猪和鸡,每年年底卖给公社,还能得几十斤的肉票。每个月都能吃几顿肉。
看着两人说起农村丈夫一脸骄傲,完全不觉得不好意思的样子,那个年轻学生立马不说话了。
心里觉得有些尴尬。但是也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不同的。
再好又怎么样。她们现在可是首都大学的学生了。
而她的舅舅还是大学的教授。别人辛苦考进来,她可以靠着推荐名额进来呢。
以后找的对象也是首都大学的高材生。
一番介绍,唐年年基本上可以确认自己应该和谁交往了。
瞧不起别人,那就会被人瞧不起。
她和张雪霞成了朋友,另外两位年纪大点的学生也很包容人,于是几人算是成了一个圈子,另外两个年纪小点的就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晚上,唐年年就开始想念沈家树了。她怀念老家宁静的生活。
但是也知道如今是自己要奋斗的时候,不能好逸恶劳。
沈家树在和老丈人一起吃饭。
年年不在家里,他可就蹭着老丈人吃饭了。
白天他在外面跑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房子,晚上只好继续来投靠老丈人了。顺道找老丈人问问有没有认识的熟人卖房子的。
唐文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