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5)
话都是媳妇接,以前妈在的时候,还是妈去接。反正他总能知道消息的。
看着苏宝山眼巴巴的样子,李秀芳忍不住笑了,“好事啊,楠楠读大学了,安阳大学。学校特招呢。没参加高考,人家就让她去念大学了。”
苏宝山正在劈柴火的,听到这话,斧头落地上,差点砸了脚。
李秀芳赶紧捡起来,“你这是干啥呢。脚不要了?”
苏宝山红着眼眶,“咱家出大学生了?老苏家出了个大学生了?”
“那可不,就是大学生。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李秀芳强调道。
苏宝山连连点头,“好,好,真是好啊。”
他忍不住抹了一把脸。
他想起老父亲在世的时候唉声叹气的讲起心中的自卑。哪怕已经是建国后,老父亲也常常感叹,家里什么都好,就是缺少了文化。
老父亲做过地主家的工人,跟着主人家走过亲戚,看过那些读过书的学生。
老父亲说,有文化,才能知道自己是个啥样的人。所以老父亲有了第一个孙子苏柏之后,非得送去念书。
又想起儿子苏柏每天在灶房下边烧火,边借着光日复一日看书的场景。
老苏家啥都没有,但是他就是压弯了脊梁,走断了腿,也要去为自己年年考第一的儿子争到上高中的名额。
为的是啥,为的不就是当个文化人,做个堂堂正正的大学生吗?
苏宝山进屋里去拿了小酒杯,“给咱爸喝一杯,告诉他一声。前几天我和他都只说上报纸的事儿,说电视,他都听不懂的。今儿个肯定懂了。”
李秀芳笑道,“去吧,我也加点菜。”
厨房里,许清正在默默的揉面烧火。
看着婆婆高兴的样子,她心里其实也是很开心的。
她觉得这肯定是上天在补偿老苏家。苏柏没上大学,但是苏楠上了,也是一样的。反正老苏家都有了一个大学生了。
她难得主动道,“妈,晚上我去弄点肉回来,咱家庆祝一下。”
李秀芳笑道,“行啊,咱自己在家里庆贺。要是楠楠在家里,咱家是要办酒的。”
说着又想起了苏楠电话里说的事儿,“对了,咱过阵子去城里住几天。”
许清一愣,“为啥啊?”
“你奶奶想家了,楠楠不想让她回来,说你奶年纪大了,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家里这边不方便,想留着在城里享福呢。我也是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