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2 / 10)
,慢慢的接受了新的思想了。这些留下来的人也不是说就直接加入同志会了,还要接受考核,从思想和能力上面进行评估才能最终加入。这毕竟是同志会的核心地区,不能浪费任何名额。无法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做出成绩的,就要离开。毕竟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实事,可不是光喊喊口号的。
这期间第—批的同志会成员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都是合格的同志会成员,在思想教育上面很是得心应手了。老带新的情况下,自然也能让自己推荐进来的伙伴迅速的适应新的身份,改变思想。
所以哪怕第二批进来的人数远远大于第一批,谢来也没有第—次招人进来的时候那样麻烦了。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同志会已经初步具备规模了,有了自己的班底了。
这些成年的学子们的加入,不需要谢来操心,但是另外—批童子们的加入,却还是要让谢来头疼的。
因为童子年龄不大,谢来得安抚他们。而且这这—批人,谢来也不准备让他们直接加入同志会。毕竟都是孩子呢,谢来干不出这种事儿。
他只想通过教育,在这些下一代里面种下火种。他们长大之后加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而且等他们长大的时候……谢来觉得那时候的天下应该已经开始改变了吧。
于是,陆续就有孩子们在睡梦中来到了这个神奇的课堂。
有出身官宦世家的孩童,何有贫民出身的孩童,基本上每一个阶层的孩子都有选中。并且这些孩子都来自天南地北,有男有女。年龄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童处在要懂事还没懂事的阶段,比较好教导,又不至于已经定型。
这也形成一个问题,因为这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并没有上过学,所以他们不会说官话,无法进行交流。
这年头十里不同音还真不是假的。
虽然来学堂之后,老师讲课,他们都能听得懂,但是学生之间互相无法交流,这显然是不行的。以后学成了,也要走出去和别人用官话交流的。所以首先的事情倒不是学课本知识了,反而是官话。
这会儿也显出了杏花的出众了,她之前跟着商队在外面行走过,去过很多地方,所以对当地口音都有些熟悉。不能说完全交流无障碍,最起码是可以沟通的,于是谢来就让杏花先帮忙负责这些孩子们熟悉这个地方。
杏花看着这些小姑娘小男孩,就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和谢来他们。
当初也是这样的年纪开始学字的,只是自己那会儿年纪稍微大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