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4 / 5)
长个三四倍,站在后面的也不只是一个柜台先生,而是好几个二十多岁收拾妥帖的男子。他们穿着统一的皂蓝色的衣服,对每一个顾客露出温和可亲的微笑,虽没有抱拳行礼,也让人觉得舒服。
再往里就是餐厅,放着十来张小圆桌,这倒没什么出奇的,不过有人记得苏三爷的话,就喊要菜单。
“菜单就在这里。”苏珏笑着,从桌子上拿出一个册子,这令众人看了都是一惊。因为一般来说,菜单就是正反两面。有些大商铺讲究,也会做成册子,但往往只有那么几份。这一来是因为此时识字的人不多,很多生意做的很好的,字却不见得能识几个。二来也是此时要制作一份精美的册子并不容易。所以往往一个大堂里也就两三个菜单,而这里,却是每个桌子都有一份的。当下有人好奇就拿了起来,只是一看,就忍不住咦了一声,只见这菜单上面画这快捷客栈的门面,下面则写着:“本店所用所有米面均有洪福粮铺提供。”
“洪福粮铺,不是苏三爷开的吗?”
“可不就是!”
苏珏抱了下拳:“苏三爷是施善之家,洪福粮铺又是咱们这里的老牌子,米面从无掺杂。所以本店经过考核,目前所用的米面、大豆都是洪福粮铺的。”
这话一出,众人脸上都是一动。有沉默不语的,有交头接耳的,当然也有像苏三爷这样暗自喜乐的。都是商人,哪能不知道这句话的力量?客栈本就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快捷客栈这一做法,不仅令洪福粮铺的档次高了起来,知名度也必然会有扩散。
当下就有人在此翻起了册子:“你们这里的茶碗都是由年家提供的?”
“不错,年家烧制的瓷器色泽均匀,做出来的餐具整齐划一,所以本店统一收购了一批。”
“家具是刘家的?”
“地砖是宋家的?”
“所用绸缎都是上海花家的?”
……
不断有人提出疑问,苏珏都面带微笑的一一解释。他知道这些人的震惊,在他最初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是如同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生意,还能这么做!
印制菜单本是客栈的花销,可在他们这里,不仅没费一文钱,反而小赚了一笔。更重要的是,他们这里成了一个消息汇聚地。苏珏不知道什么是平台,但不耽误他理解这个概念,也不耽误他认识到其中的作用。
现代人看广告看的厌烦,但在古代,信息是宝贵而值钱的。特别是,一般什么人会住客栈?学子当然是其中之一,但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