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4 / 5)
有什么想法,按照一般的规律来看,在将来他也就是一个王爷。而大明对王爷的态度一直是荣养富贵有之,权势不足。不管福王父子早先有什么准备,都必定是要偷偷摸摸的,而就算他后来登位,也无法把这些人立刻给提上来。我们都知道,大明升官是有要求的,一个人你要想升官,不是说你有后台,当然,你要有后台,但这并不是决定因素。我们就以高浩来做例,他是一个探花,这已经注定了他比普通人的起点高,但从他做进士到升为知州也用了十二年,按照这个计算,在正常情况下,在他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能进内阁。而朱全的那些手下,要想升到重要岗位,又要多少时间?这并不是光靠朱全的提拔就行的,他们还要有足够的威望,而如果不是彻底掌握了内阁,就算朱全想要提拔他们也无能为力。”
“当然,这一切都无法否认,朱全是一个赌性很重的人,也是一个敢于不顾一切的人。不过也就是因此,才造成了大明的中兴。”
这是后面人的评价,这个评价并不全面,对于此次事件也不够深入,不过却从大面上解释了当时的变化。当然,不管说再多这都是后来了,而此时,朱全还面临着很多难题,而朱抵同志也正在艰苦的赶路上——他就是那个从大同调出来的队伍的先锋。
他们一路走的是太平路线,刚从大同出发的时候两王的反旗还没有举起来,路上所遇到的无非也就是哪个士兵的脚歪了,车轱辘掉了这样的事。这种事虽然麻烦,却也不是什么大事,脚崴了自有医护队,车轱辘也自有工兵队。朱抵自成了将军,就开始努力把早先太、祖定下的规矩一一恢复,现在虽然只是有个样子,却也起到了作用。
朱抵没有什么可操心的,除了想想怎么带兵外,也会想点别的,安姐就是他经常想到的一个人。江南乱了,安姐现在在什么地方?从他收到的情报来看,目前江宁还没有沦陷,可他的情报却是十多天前的——那时候两王刚举起反旗,而这十多天里,谁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高博荣,你如果够聪明,就殉城吧!”朱抵喃喃出声,他身边的副官赵旭不解道,“将军说什么?”
“哦,没什么,我就说今天天气很好啊,不知道一会儿有没有肉吃。”
“……将军,您定的规矩,赶路期间,两干一稀,每天必须见一次肉。早上没有,中午是必定有的。”
“是吗?我都忘了。”他说着哈哈大笑,赵旭默默无言。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一阵骚动,整个队伍都停了下来,然后就是一阵嘈杂,隐隐的听到有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