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3 / 7)
鼓出了糖包,而且不仅弄出了红糖的,还有桂花糖的,玫瑰糖的,薄荷糖的。以倩姐的口味来看,薄荷糖的不怎么好吃,但胜在新鲜,而且夏天吃,可能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到时候可以根据需求量来调控多少。只是小笼包子,尤妈子死活不成功,倒不是包不出来,而是要包的透明可见包子馅,而且灌了汤还不破皮,真不是一般的有难度。柳氏见了就说倩姐会异想天开,不过还是跟着一起想办法。
加了鸡蛋、加了盐,还是不成,最后倩姐不由怀疑这是不是面粉上的问题。灌汤包虽有几家做的特别好,但在出灌汤包的那个城市,却是大街小巷都有,就说有很大一部分是用速冻的,但她也见过不少就撑着摊子当着顾客的面现包的,那些人难道都是包包子的高手?可现代的面和此时有什么区别?更精纯?还是加了什么东西?
她一时想不明白,只有让尤妈子多试。而这边,则开始找人。
人是好找的,无论乡里城里都有那工作不如意的,虽然在他们这里做说出去不是太有面子,但福利待遇都不错。不敢和那些大店比,却是要比一般的铺子更好些的。现在哪怕是小二,保守都有四百文的收入,再加上什么全勤、卫生、绩效,只要不是太不成样子的,哪个都要过五百文的。
而现在一般铺子里的小二都不过二三百文,所以很多在别家做的都愿意跳槽到他们家。不过他们并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坏了名声的是一定不要的,容貌异样的那也不能收。此外就是看个人卫生如何,言谈举止如何,若是能识得几个字那就更好了。当然只要人过得去,下面的他们可以再培育。
这一块就交给了陈林,他现在除了看长岛的铺子,还要再抽时间做培训,忙的那叫一个头大,不过倩姐许了他每月二两银子,他做起来也高兴。他老婆又怀孕了,他这一段正想着换地方呢,看中了个一进的小院,却要五十两,再整个收拾出来添上家具,起码也要六七十两,倩姐知道后主动借了他二十两,说以后每月从工钱里面扣,他感激的不信,只恨不得能再忙些,好做报答。
陈氏夫妻的小日子过的红火,同是怀孕的五妞那边却是不顺。他们从于家出来后,于老三在乡里帮着种地,五妞就住在娘家。自她嫁到乡里,在娘家就有些不太受待见,虽然这半年来她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可娘家人对她的印象却没什么改观。特别是她那几个嫂子,明着暗着挤兑她,就算是她娘,也只能护着她饮食还过得去,至于言语上的委屈,却是没办法了。
而当她流露出现在娘家生产的时候,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