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穿到古代当名士 > 第257章

第257章(4 / 6)

弟、钱粮,必定要压榨各地官员百姓,反伤民心民力。

且就是他们汉中训出好的飞雷炮军,能为前线补充多少兵力,那也是两位舅兄与汉中军镇将士的功劳,算不得他这个大哥给弟弟的。

罢,他自己能做的,无非是多与京中传些信,告诉父皇些二弟为国家百姓费的心、做的事吧。

譬如他向汉中借人才,建经济园等事,原本是当地巡抚、布政等民政官该做的,不必他们军中费心。齐王竟能主动为之,还看出了宋三元派的经济小组靠建房舍、兴工业约束边民身心之意,并令军中配合,不过一月便将牧民转化为大郑安顺的工匠、庄户。

齐王这半年在军中历练得有韬略、识大局了。

周王酒醒之后,还惦记着弟弟送他草原小肥羊的情谊,便叫人研墨铺纸,给父皇写请安折子。写到半截儿恰好有新报纸送来,头版顶上就用核桃大的字印着汉中府处士、汉中经济学院优秀学生刘某支援边关建设的大标题。

这报纸的撰稿人都是本地名家,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比他夸得都到位。

周王翻看数页,深深感受到了内附边民对大郑朝廷的感激和依赖,感受到了当地军人与牧民之间的亲热和谐,更感受到了……

这些才子的文章写得比他写的好。

他有心摘抄些佳句,看看却又放下笔,直接将那页报纸抽了出来。

这些都是百姓肺腑之言,写的也是高踞庙堂之上看不见的东西,只摘抄些锦绣词章给他们兄弟脸上添彩倒是浪费了。实在该寄往宫中,叫父皇看看二弟的长进,也看看西北军士、百姓对朝廷、对大军北伐、对大郑如今生活的说法。

顺便也……看看些年他镇抚西北,桓宋两家外亲帮着他做出的成就。

周王低调谦虚地写完了折子,又附上宋大人亲拟标题,请名笔撰写的报道,一并叫人快马送往京师。

这种请安折子各地官员一年都能发几封,两京十三省文官,十六都司、五个行都司的武官,加起来一年总能送上几万份。哪怕不是月初月末大伙儿集体请安的时节,中枢一天也要过几份请安折子。

可周王这份里夹了几张报纸,厚实的打眼,便夹在急递铺、通政司诸多外省的折子里,也是最打眼的一份。

宋时他爹在通政司做经历,一眼便看到那份厚厚的折子,拿过来细瞧,见是周王的,便放在一摞折子最上头,递入中枢。

如今外官的折子,除了军中来的,第一重的便是周王的。三位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