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7 / 8)
意,好像是他们背井离乡落荒而逃似的……”
凭什么呀?
这里也是他们的家乡,凭什么不能住?
荷花尚在愣神,展鸰已经叫人提着那几桶活蹦乱跳的海鲜去了海边,决定就地宰杀。
得了,中午就吃海鲜盛宴吧!
一共有十来只海虾和虾爬子,还有五只巴掌大小的螃蟹,且都清蒸了。
另外还有不少海鲶鱼,这种鱼比较馋,基本上给肉就吃,非常好上钩,所以也格外多些。海鲶鱼肉质鲜美细腻,而且很补,刚好可以做鱼汤,熬得白白的。
另有两条展鸰和席桐都叫不大上名字来的,也不知是到了后世灭绝了,还是大庆朝特有的品种,有点像黄花鱼,又有点像鲅鱼,反正瞧着肉质就很结实。而且那鱼也颇凶猛,在木桶里甩着尾巴啪啪作响,又龇着两排细密的尖牙要咬人。
荷花看的直往后缩,后来还是展鸰干脆利落的拍晕了才敢上前,“哎呀娘咧,掌柜的,这是什么鱼?怎的这样吓人?”
大树也在旁边补充,“就是,这海里头的东西都长得怪模怪样,这回跟着来真是开了眼界了。”
听他们这么说,展鸰忽然就想起来后世一句话,是说不见光的深海鱼的:
反正大家都看不见,就瞎胡乱长吧!
因之前没吃过这两个品种的,展鸰也拿捏不准它们是什么味儿,就比较谨慎的选择了红烧。即便鱼肉本身比较腥气,用相对浓烈的红烧作料也能压过去。
且先做了尝一回,若是果然好吃,下次便试验清蒸或是炭烤。
众人忙活了大半个时辰,又准备姜醋汁儿,果然凑出来一大桌子海鲜盛宴。
螃蟹和虾倒是没什么,一个字:鲜!
到底是前不久还在海里游动的,这会儿自然新鲜。
纪大夫美滋滋的吃了许多,又十分中肯的评价道:“果然同河鲜湖鲜大有不同,肉质更紧致,这个竟也不必额外放盐,自己就带着一股咸味儿。”
海水流动性更强,浪涌也强劲,海鲜们但凡想在里头顺心如意的移动,少不得得多费些力气。自己运动的多了,肉质自然紧致。
海鲶鱼汤大受欢迎,尤其是两个老头儿十分受用,将那熬得乳白色的汤足足各喝了两碗,又夹着鱼骨吸肉吃。这时候的鱼肉都炖的十分烂了,根本不必用力,用两片嘴唇配合着舌头微微一吸,上头的肉便会落下来,乖乖跑到嘴巴里。
展鹤压根儿不用两个大家长盯着喝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