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8)
人一旦某种职业做的时间太久太投入, 往往会形成职业病。原本展鸰和席桐并未多想, 可从纪大夫口中得知杨老汉并未吐血, 且他和家人自始至终都不承认吃过任何正常饮食之外的东西后,两人不由产生了一点很可怕的联想。
没有监控,没有信息联动……这么多年的悬案想找到真凶无疑大海捞针, 现在他们忽然有了一个看上去十分合理的怀疑对象, 没道理置之不理。
席桐用力捏了捏眉心, 缓缓吐出一口气,“走吧!”
两人先找到了赵戈, 若无其事的问起来寻人的进度,赵戈一听就苦笑连连。
“过去这么多年了,且不说多少人去世了、搬走了, 辖下村镇也有不少变动, 冷不丁去找一个不知哪里的人,许还不是本地的, 一天下去了,连个水花都没得。”
最近大家都快忙疯了。他已经连着五天没正经休息过了,因这几日进度停滞, 主要是四处征集目击者,他们几个小头头好歹轮着休息半日。
“对了, 那杨老汉好端端一个富家翁, 怎么会在府衙做活?瞧着陈大人可不是那等叫人白做工的。”展鸰将买来的桃酥推给他, 满脸好奇的问道。
赵戈同他们熟了,也不推辞, 只是道了谢,就捻起一块桃酥咬了一大口,“嗨,他早在上任知州大人才过来那年就来了。听说他当时就已经差不多将家中生意交给两个儿子打理,自己忽然没了事做,闲的难受。正好衙门里缺个正经画像的,他又学过几笔,便乐颠颠来了。陈大人厚道,也不兴那些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任大人留下来的老人,但凡没什么过错的,差不多都留下了。”
展鸰和席桐就笑了笑,又道:“他倒也稀奇,寻常富家翁不都爱养个花、钓个鱼的么,再不济,便去舍粥、放药、架桥修路的,念念经,修身养性,还真没听说谁巴巴儿跑衙门里给公家白做活的。”
说的赵戈也笑了。他吃了口茶顺气,也摸着下巴想了下,摇摇头,“给你们这么一说,倒是这么回事儿。不过人家不都说么,越是有钱的人脾气越怪,有个与众不同的爱好也未可知。他为人实在好得很,什么舍粥、放药、架桥修路,哪样没做过?逢年过节还会赶着车队给那些个寺庙和养济院送粮食哩!便是衙门里头谁家里有个坎儿的,但凡他听说了,也都悄没声的帮了。若有手头紧的,他头一个借出来,也从不催着还……”
展鸰和席桐听得入神,“他只画像么?那倒也轻快,衙门里事儿多,果然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