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6 / 9)
午节,便延伸到了百姓生活,其中更有诸如“米价渐长,初始六文,今乃至八文,更有越十文者多矣!”
不说他们,就连蓝源这个当爹的都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说来惭愧,他这个父母官都未必对本地粮食价格这般清楚呢,这孩子竟就注意到这些细节了?
他一时感慨万千,柔声唤了长子上前,“先生平日叫你诗书文章,如何想到要写这个了?”
别是提前考虑好了,做的小抄吧?
展鹤见多了形形色色的生人,倒也不怕被围观,当下落落大方道:“先生说了,文章好写,可若想写得好,还得多听多看。姐姐和哥哥平时也说过,做官不光是做朝廷的官,更要紧的还是做百姓的官哩!我以后想做个好官,想叫百姓家家户户都吃饱穿暖,日日有新衣,顿顿有肥肉!”
没有开疆辟土,没有位极人臣,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志向也没有。他只是想让所有人有饭吃,有衣穿,这无疑是最质朴的愿望,却也是最实际也最难实现的,尤为打动人心。
小小孩童,面上稚气犹存,可他这一番话说的是这样认真,这样有分量,便犹如一柄利剑,笔直的插入众人心中。叫他们在备受震撼的同时,又不约而同的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他们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理想来着?
他们初入官场的时候,又是什么心愿来着?
蓝源怔怔的出了会儿神,这才好像头回见似的,深深地看了长子几眼,又抬手摸摸他的脑袋,解了自己身上的玉佩,亲自给他系上,“这还是父亲会试之前,老师赠与的,如今我将它转赠与你,望吾儿初心不改,愿念成真!”
这是他的儿子,如今也长得这样好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简简单单的一次端午考教,不过蓝源兴之所至罢了,结果是有几个孩子受了嘉奖,也有几个孩子……当场哭了。
郭夫人那个十一岁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他都十一岁了,听说明年就要试着下场,写的文章倒是花团锦簇,辞藻华丽、行文优美。若在平时倒也罢了,可今儿偏偏有展鹤专美于前,其立意之深、视野之广皆非凡品,一下子就将其他人衬托的格局小了。
说的直白点:小朋友写的东西都跟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
故而众人一致推举展鹤的文章为甲等,其余的皆和稀泥评了乙等。
都还是些孩子,不管是见识还是眼界都相当有限,能玩出什么花儿?左不过是文章修饰和典故用的熟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