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2 / 11)
位资历深、地位高的军中前辈从中牵线,帮忙引荐,到时候他再联络朝廷上的关系,里应外合,倒有几分胜算。
周端是看中了朱元的,一来此人确有战功,资历极深,威望又重;二来朱元性情耿直,背后没什么势力,倒好下手。只是不曾想朱元很有些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他努力良久,对方都没有一点表示。
这倒罢了,哪知其实圣人心中对这个位子的人选早有打算,任凭包括周端在内的几人百般活动都无动于衷,只做看不见,最后直接指了牧清寒来!
周端自然恼怒。
想那牧清寒不过一届商户出身,才二十郎当岁年纪就官居五品,已经惹眼的很,如今竟又一跃升了一品两级,高居四品!
且不说压了多少多年寒窗苦读的文臣多年,对好些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武将而言,更有冲击力,是以这旨意传出来之后,包括周端在内的许多人都颇有意见,很是不服。
朱元心里也有些不得劲。
只是他虽不得劲,却也不是一味全盘否认,依旧是那种正统武人的客观心思:你突然过来压我们一头不要紧,有人不服也不要紧,这都不是问题,没得说,画下道儿来,咱们比试一番,只要你有真本事,莫说二十四岁,就是十四岁,大家伙儿也都服气!
也就是因为这种想法,一开始朱元对牧清寒和卢昭这两位新人官员,尤其是前者的态度十分冷淡,靶场比试也是真想试试对方的斤两。
没成想那小子看着年轻,竟真有几分道行,那手箭术便已经十分惊艳。
一般一个人想在某一方面突出,天分自不必说,可后天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也颇为关键,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话并非胡言乱语。
如今牧清寒在朱元心里已经过了大半的关,赶明儿再试试骑术和兵器,也就差不离了。
所以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朱元是高兴大过旁的:左右都是咱们禁军北郊军营的人,往大了说都是大禄朝同僚,能得新人猛将加盟自然是好事一件!
可对周端这类人来说,就未必了。
原先像他这样的人想出头就难得很,如今竟又来了一个年纪又轻、本事又大的,越发将自己丫的喘不过气来,若真这么耗下去,恐怕对方还没怎么着的,自己先就老死了!
两种人心胸不同,眼光不同,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眼下朱元已经初步认可了牧清寒,可周端却还来这里耍小聪明,想要挑拨离间,拿旁人当枪使,朱元如何能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