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梨园(一)(3 / 5)
建筑,就想找工程队来推倒了重建。
冬天拆迁,正好春天暖和了开始动工,一点不耽搁正事儿。
结果,本地工程队没有一个敢接的……
前两天他在老乡群里发了飙:
“妈了个巴子的,我说怎么这块地皮拿得这么顺利,感情那群混账王八蛋合起伙来坑我这外地人的。”
情绪之激动……简直隔着屏幕都能看见漫天飞舞的唾沫星子。
一开始徐沫还觉得奇怪:
拆迁这个活儿不难,盖房子不会,拆房子还不会吗?
他给的钱也不少,为什么大家一问要拆迁的地方就脸色大变,直说不敢接?
后来有个本地搞拆迁的看不下去,偷偷告诉了他真相:
“兄弟,你外地的吧,这是让人做了个扣套啦!”
徐沫这才知道,那条街中间的一家老戏院闹鬼!
“具体情况不清楚,反正听说好像是民国前后来着,当时满园子来看戏的人都被毒死啦,还有个上吊了……”
真是想想就惊悚。
闹这么一出之后,原本好好的戏园子就萧条了。
后来时局动荡,又是打仗,又是清算的,根本没机会调整,彻底荒废。
架不住那地段好啊,老市中心稍偏一点,怎么也能算二环,客流量十分稳定。
于是发展市场经济之后,也数次有人心痒难耐,想盘活。
可一到晚上,那空荡荡的戏园子里竟就有人咿咿呀呀吊嗓子。
你想啊,那纯木老建筑本来就幽暗深邃,大晚上的连点月光都透不进来,黑咕隆咚一大片里传来细细的一声唱腔,多吓人!
戏园子本该是才子佳人暧昧旖旎之所,无数风流韵事就诞生其中。
可越是这样的地方,一旦闹起鬼来,也越吓人。
建国后曾有人不信邪,半夜跑去装大胆,结果当场吓疯了一个,那地方就越发出名的邪乎了。
本地人都知道这事儿,所以城市改造这么多年,周边地带全部开发了个遍,唯独没人敢碰那条街。
新换届的领导班子不信邪,舍不得浪费资源,又想做出点政绩来,就把招标的范围扩大到省外,果然就有人上钩了。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真一点不夸张,就一宿功夫,一宿,”赵长书比了个手指头,“老徐起了满嘴潦浆泡,眼窝子都瞘偻了,判若两人呐。”
涉及地产开发的行当最怕搁置,一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