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6 / 8)
伸就能舀一口汤出来。
汤汁微微泛白,里面有细细的火腿丝打着旋儿的游动,豆腐也很嫩,根本不用费力咀嚼,稍稍用力一抿就酥烂了,香的很。
里面也不知加了什么,除了汤汁本身的热度之外,喝下去竟然还隐隐发热,胃里有了东西,暖融融的,很舒服!
没一会儿,头发吹干了,又喝了些热汤,汪晟脑门儿上竟出了薄薄一层汗,畅快得很。
杨柳收了吹风机,瞥了眼床头柜上的台本,“也别太累了,你的台词不是早就背熟了么,磨刀不误砍柴工,早点养好身体才记得更快呢。吃了药了吧?别嫌热,等会儿睡的时候盖好被子,捂一晚上的汗就能好了。”
回去之后,杨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给自家老爸打电话,把想开店和购买商铺的打算说了,然后又问他的意见。
闺女好不容易咨询自己点正事儿,杨诺丝毫不敢马虎,立刻开了电脑,调出来望燕台市的地图,输入杨柳说的地址,然后,就沉默了。
等了半天没等到回声,杨柳不仅催促,“爸?”
杨诺抹了把脸,努力委婉的问,“是不是有人上门推销的,还是有谁主动介绍的?”
就这个地理位置……真是不提也罢,说不是头次做生意都没人信,这不摆明了有钱没处花么。
杨柳愣,“不是啊,是我自己看见了想买的。”
杨诺无语,“你们两个啊,一个犯糊涂,一个白发懵,都钻了牛角尖出不来了。”
杨柳连忙虚心求教,杨诺也不含糊,当即一针见血的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小江呢,大体思路和方向也不错,看的也长远,不过你们都被现在的那家店给套住了。”
不管杨柳开什么店,在很大程度上仪仗的就是明星效应。何为明星效应?那家店是因为你才被大家接受,而要没了你,它就什么都不是!
一句话:是店铺去就你,而不是你屈就店铺!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拍摄地是“知味”,可首先一点:那间小小的铺面是如何成为“知味”的呢?因为杨柳!是杨柳成就了“知味”,而非“知味”成就了杨柳!
至于什么纪念意义和价值,那就更是扯淡。一个演员一辈子要拍的戏多了去了,片场和拍摄地更是数不胜数,这要是个个儿都为了纪念,买得过来吗?
至于租金问题,那干脆提都不要提,简直丢人!
就为了那么点儿差价,缩在条没什么客流量的街上做餐饮业,周围什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