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6 / 8)
算是其他人举荐,也必须经过她的同意。
不过好歹路寰还不是那种给点颜色就得意忘形的,她知道自己毕竟不是专业的,对于演技和表现方式方面实在是个门外汉,所以就只是筛选个大致范围,然后最终决定的时候再跟导演他们民主协商。
她的意思是,演员方面最好能多多的挑选新人,而不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大腕。
主要是现在《织锦》已经足够火,根本就不需要再通过大腕加盟来造势。
现在娱乐圈的形势比较严峻:
前些年成名的演员也就成名了,就算这几年都没什么代表作,仅仅是串场也能保持不低的话题性和热度。
但是那些还没来得及出名的新人们就惨了,随着每年报考影视学院考生人数的增加,再有通过各种途径一夜成名的非科班出身外来人员,他们很难在娱乐圈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混的惨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很难保证。
而在这些人中,存在着大量被埋没的人才。
而且新人演员和大腕的片酬相差何止十倍!演技方面却未必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性价比并不高。
再者路寰手头资金有限,不可能全部用在邀请大腕加盟上,满打满算也仅仅够支付一个人的片酬。
可如果选了一个大腕,其余的都用新人,他进组之后必定会造成气氛的紧张和演员之间的待遇不平整,轻者剧组关系紧张,重者耍大牌、明争暗斗、拉帮结伙也不是不可能的。
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当他们过多的投入到维持人际关系上,那么势必会在提高演技方面大打折扣。
因此她觉得,与其花那么多钱画蛇添足的搏关注度,还不如转而用到其他地方,比如说提升各种道具的品质……
某岛国那么点面积那么点人口都能造就成千上万的明星,她还就不信了,我泱泱大华国,光是影视学院的学生就堪比一小国人口,难不成还就挑不出几个好演员来了?
娱乐圈,也是时候需要增加点新鲜血液了。
不过,想要在多如过江之鲫的新人和小名气演员中挑出合适人选,实在是一项无比重大的任务。
路寰看着纪清潭送过来的海量资料,老半天都合不拢嘴。
“这,这也太多点了吧?”
纪清潭耸耸肩,“没办法呀,一听你要新人,大家都跟吃了过期春药,咳咳,兴奋剂似的,导演那边已经帮忙整理过了,只是要了个人三种风格的照片各一张,视频资历一分钟,外加一纸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