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1 / 6)
就叫它蛋碗儿了!”因为觉得蛋挞这名字实在是不好解释,玉宁也就索性随口绉了这个名了。
“呵呵,可不就是蛋碗儿么?”乾隆倒觉得这名字不错,大俗即大雅,太后也挺同意。
又聊了一阵家常,玉宁保证明天也还着人给太后和皇帝送上蛋碗儿之后,才在两位上司满意的微笑中带着临走时太后又赏的几件首饰回了宫。
“皇后越来越贤惠孝顺了,哀家就说她是个好的,皇帝可不许让那起子狐媚子欺负了她去。”太后对玉宁是越来越满意了。这皇后先是诞下了健康的嫡子,平日里又知道规劝皇帝,还不专宠,对自己也孝顺,真真是好得很,还是先帝有眼光啊。
“儿子知道的。”乾隆这阵子对皇后也是很满意啊,皇后这两年很是大度,也不再动不动就对自己板着脸了,他也还是很满意的。
第一卷 还珠
6晴格格要出场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玉宁又在比正史稍晚之后生下皇五女和睿皇十三子永璟后就变得忙碌起来了,平时忙着照看孩子,闲时就去找太后说说话,摸索着烤点各种简单的点心什么的。
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一天天健健康康的长大,玉宁真是万分感激上天。正史上她的孩子们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玉宁现在一点都不在乎,她一定会护得他们平安长大。
现在呢,整个后宫的局势基本是这样的:太后坐镇,皇后乌喇那拉氏深得太后和皇上欢心,更育有二子一女,后位稳固,为人宽厚,贤惠大度,并不独宠。其他的妃嫔,包括令妃,有皇子没皇子的也都能经常见见皇上,但却没有一个能赶上皇后在两位心中地位的。
主要是玉宁对乾隆没什么真正的感情啊,所以正史或是野史中皇后动不动就“忠言逆耳”或是善妒什么的,玉宁自是一点没沾边儿。真要说亲的话,首先是自己的孩子们,其次就是太后,太后让自己想起了前世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虽说玉宁和太后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人都是这样的,只要你用心对待了,将心比心,对方也会感觉回应你的心意的。
太后年纪渐渐大了,虽身处高位,乾隆又自称孝子,但他又要忙于朝政,毕竟也比不上女子细心,有很多事情也是考虑的不是很周全。
太后身在后宫,先帝早早的就去了,虽然身边服侍的人很多,赶着上前奉承的更是数不胜数,但不管怎么说太后已是历经两朝,这些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又怎会判断不出来?也常常是觉得孤独寂寞,年纪大了更是想有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