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番外六、孩子(3)(3 / 8)
为是个华裔女星。
卓蕴有过几次成功的秀场、展会、发布会设计经历。有一次,她大胆地在秀场设计方案中加入中国古典元素,让现代衣裙与神秘的东方美融合在一起。这场发布会大受好评,还上了中国的娱乐新闻,当然,新闻里不会提及秀场设计师,只会说到某某品牌发布会,经此一役,卓蕴在纽约秀场设计圈里崭露头角,事业进入上升期。
她提出辞职时,事务所的设计总监还很惋惜,卓蕴笑着说:“我丈夫毕业了,我得和他一起回中国,中国现在的时尚产业也很发达,相信我,我可以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所学。”
回国一周后,卓蕴坐在C2小楼一楼会议室里,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的PPT,连上投影仪,站在投影幕布前,对赵伟伦和范玉华讲述自己的创业规划,其实也是向他们申请启动资金。
她有经验,有时尚触觉,但没有资源,前期要做的工作很多,卓蕴打算跑几趟北京和上海,积累一些人脉,完了在钱塘注册一家文化创意公司,主营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广告设计制作及发布等与时尚、文化有关的业务。
钱塘的时尚圈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它有自己的优势。钱塘是国内出名的女装品牌集散地之一,拥有为数不少的国内知名女装品牌,还有一家超级大的电商巨头坐落于此。
不说别的,每一年、每一季,上至奢侈大牌,下至电商小品牌,女装新品发布会都数不胜数,而专业做秀、做展的公司并不多,卓蕴坚信自己可以在这里立稳脚跟,从市场里分一杯羹。
赵伟伦和范玉华从没想过让卓蕴做个全职太太,对于儿媳的事业自然支持,赵伟伦在听卓蕴的PPT讲解时,偶尔会问几个问题,卓蕴都一一回答。全部讲完后,赵伟伦转头问左边的范玉华:“你还有问题吗?”
范玉华摇头:“没有。”
赵伟伦又问右边的一个人:“你呢?”
那人举了举手,说:“我还有个问题,卓小姐,你在纽约待了六年,如今刚回国,如果要做这样一家公司,需要一支靠得过的团队。据我所知,你在国内上学时是学管理,几乎没有设计专业或文化传播专业的同学或好友,你的创业报告也没有体现这一点。你现在就是个光杆司令,我的疑问是,你如何能组建一支与你齐心的团队?全部社招吗?”
卓蕴看着他:“……”
那是卓蘅,经济学硕士毕业后,他被赵伟伦叫来钱塘,入职一家集团下属的投资公司,从投资助理做起,如今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