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95章

第95章(4 / 4)

百姓失了田地,没了生计,成了民患,这与江南的水贼假寇不是一个性质。

民患,先为民后为患,归根结底本质还是“民”。民之心无非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人人皆有其父母妻儿,他们会疼惜家人也会珍惜田地,若非绝境摧残,谁又肯自蹈死地呢?

是以,这道题不在于用兵,而在于治民。错不在民患,而在上下官患。

这正是裴少淮文章“直”的地方,他认为是流民四起是布政司上下官衙无能失职,对上有负天子所托,对下有负百姓所望,将百姓堵入死路的结果。再继续推下去,朝廷自然也有失职的地方。

裴少淮下笔时,以自己作为切入点,采用的是推己及人的写法,一点点宏大。

随后,裴少淮又从“赋敛之重,征徭之困,田地之失”几点谈论对策。

为何朝廷屡屡禁止权贵从百姓手里大片购置田地,可仍源源不断有百姓自愿卖给豪武权贵呢?无非是有些地方层层赋敛过重,自己种田还不如给人作佃农。

解决之道在于“修内治,布恩信,重守令,节财赋”。[2]

文章未必写得够全面,但已写明了裴少淮的真挚想法。他素日里听闻父亲、徐尚书说,圣上是个重视农桑、肯听直言的君主,想来这么一篇策问文章即便过于“直”,但从民生出发,也总不至于让圣上厌恶怪罪。

最终写完,足有四千字,长度恰好。

裴少淮惜时,未用午膳,肚中咕咕作响,又看到皇极殿的影子已经拉长,布满整个殿前中庭,才后知后觉此时已过申时,日落在即。

周遭学子亦有不少人转入收尾,检查卷子。

检查无误后,裴少淮带着卷子到东角门纳卷,到皇极殿外等候所有人出来,由礼部统一领他们出宫。

大抵是事已成定局,裴少淮反倒松了一口气。说起来,一路参加科考,他第一次心中没底,不能预料到自己能名列几许。

他的文章,首先要得读卷官赏识,送到文华殿沈阁老处,被选为前十卷,才能送到御书房圣上案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