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94章

第94章(3 / 4)

少淮在京都城里名声大盛。

学子们最佩服的一点是,裴少淮本身要参加春闱,却肯将自己的策问见解刊印出来,与众人分享。要知晓,考策问时七分见解三分文章,学子们悟出独到见解往往私藏着,以备考场所用。

几日后,北客和裴少淮皆没有站出来反驳,此事成了定论。

“本以为兄弟接连夺了秋闱解元,已是极致,谁料如今兄长又得了会元,想来三年后的春闱,届时弟弟也会不逞多让。”有学子感慨。

“我怀疑裴家是故意的。”

“故意甚么?”

那学子应道:“故意让两兄弟岔开分科参加春闱,这样就可得两个会元。”

众人嘁了一声,转而又哄堂而笑,这样的猜想倒也有趣。

知晓裴少淮是北客后,又有人传出裴少淮南下游学了两年,融合南北文章之长,始得文章圆润。于是乎,促成了南北学子间结识交流、探讨学问,刮起了一股南北盛交的风气。

各会馆间往往来来。

……

是日,裴少淮与江子匀约于茶馆吃茶闲叙,一场聊下来,裴少淮才知晓江子匀此番能够上榜,实乃不易。

原来,江子匀的卷子原本是被房官罢黜了的,批注的落卷原由是“见识有所短”,因为他的策问文章谈得不够深,见世面不够广。后来,沈阁老在点验落卷时,与副考官逐一再翻看,江子匀的经义文章入了沈阁老的眼。

沈阁老读完全卷,评价道:“策问确有所短,然经义学问醇正,为人品性跃然纸上,长短相补,当取。”将江子匀的卷子列为了举卷,并最终取第两百名。

这样的事每次春闱都会有一两例,用以体现考官们不漏遗才。

“实乃运气也。”江子匀笑道。

“并非运气。”裴少淮摇摇头,应道,“子匀兄尽自己所能,将所能做的做到极致,非常人所能及。”

单论制艺文章,江子匀并不输给裴少淮。

拘于身世、秉性,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全面,将自己擅长的做到极致,也是一种策略。

谈及殿试,江子匀摇摇头,豁达道:“我素来不善策问,殿试必定落于下乘,此番能取三甲同进士,足矣。”

又笑道:“我原打算若是今年未能中式,便不再蹉跎,在国子监修满积分后从县衙同知做起,也没甚么不好。如今同知变知县,无需一分分攒积分,还提了一个品级,还有甚么不满足的?我只盼着在官位上能带着衙差、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