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勤奋刻苦金百慧(1 / 8)
佛语有云:“静能生慧, 慧能生智”。
“静”与“金”又恰好是谐音,因此,父母给女儿取名“金百慧”, 正是盼着她能有无穷的大智慧, 能做出一番大事业——金百慧坚信这一点。从小到大,她习惯了父母对她施压,也习惯了接受辱骂和责罚。
她的爸爸经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幸亏你是女孩,你要是个男孩,我把你吊起来打。”
金百慧的爸爸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 妈妈则是公交车售票员,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薪水微薄, 但他们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父母省吃俭用, 多年来不买新衣和新鞋,就为了给金百慧攒钱。他们愿意在女儿的小学阶段高薪聘请奥数老师, 送她参加“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 为她花费了无数心血,按理说, 这应当是最好的父母了。
但是, 父母也会严厉地惩罚她。
比方说,金百慧没考到全班第一,只考了全班第二,当天晚上她必然没有饭吃——父母都有可能扇她耳光, 父亲会一边念着她的名字, 一边痛斥她的无能, 类似这样:“金百慧, 爸妈给你报辅导班的钱都打水漂了?你说啊, 打没打水漂?”
金百慧有时会承认,有时会否认,无论如何,逃不过一场毒打。
这里头并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在某些情况下,惩罚是相对温和的,妈妈会让她去厕所反思。他们家的厕所没有窗户,电灯的开关被安置在门边,关门关灯之后,金百慧的世界将陷入一片冰冷的黑暗,唯有花洒喷头降落的冰冷水滴回应她内心发出的种种声音。她哭到哽咽,哭到抽噎,哭到上气不接下气,又忽然不会再哭了。
此后,她再也没哭过。
小学二年级,金百慧八岁时,曾经向同桌透露过父母的教育方式,她的同桌一脸惊恐:“你爸妈坏!坏人!”
她比同学更愤怒:“你懂什么?你不懂!”
是的,他们都不懂。
金百慧在一成不变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到十二岁,那一年,既是她的机遇来临之年,也是她无法逃脱的深渊。
她首先参加了省立一中的竞赛班选拔赛,毫无疑问地斩获了第一名——除她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小学生配得上“省立一中竞赛班第一名”的称号。她早就提前学习了高中数学,正在研究《图论》、《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高等数学》等大学数学教材。
金百慧的辅导老师评价她:“天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