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强求(3 / 5)
花小花哭瞎了点赞的微博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悠泡泡:“等网上能下了我就嘿嘿嘿……敬请期待哧溜三世情缘,第一世《姐妹》,第二世《同伴》,第三世……嘿嘿嘿。”
嘿嘿嘿又是什么?
不,我不该对这个产生好奇。
突然间,池迟有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她演了一部电影,在里面经历了那个人的故事,而在故事之外,人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她呈现的电影,并且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比如眼前的人们已经开始讨论如果申九没死是如何大杀四方全身而退的,可是电影的拍摄在走出大门的那一刻已经结束,当时的所有人都知道,申九死了。
比如微博里的花小花和悠泡泡对着申九和巳五的戏份大加解读,可是事实上她们当时几乎是一帧一帧地去细化电影的构图,她只负责完成自己的台词,除了台词之外根本对柳亭心的表演毫无感知。
女孩儿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真的是不理解现在的人们了。
其实,孤陋寡闻池迟根本不知道,这些关于《申九》电影的讨论根本不是个例,在网络上和电影院的门口,很多的人都在讨论《申九》的剧情,他们甚至会辩论甚至争吵,而最合理的解决方式就是买票再进去看一遍。
《申九》首周票房卡在了八亿两千万,破了国产2D武侠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
“其实《申九》从上映伊始就一直是纪录的创造者。”——摘自某省报的娱乐版头条。
如果说《跳舞的小象》作为文艺片所获得的的五亿票房只不过是确认了池迟的得奖实至名归,那么《申九》就是在向所有人证明着池迟的商业价值。
哪怕有杜安的加成在其中,池迟也可以算作是“二十亿俱乐部”的一员了,小象的五亿票房就摆在账面上,电影总票房一般是首周电影票房的2到3倍,《申九》拿到十五亿票房应该不成问题。
更多的剧本像雪花一样地飞进了窦宝佳的邮箱,更多的投资人和导演的电话如影随形地追逐着池迟的经济人团队,无论如何,“池迟的第三部电影”这个噱头已经能帮他们省下很多的电影宣发费用了。
也是这个忙到昏头昏脑的时候,窦宝佳坐上飞机,从京城飞到了沪市,沪市一座高楼里,有一个男人在等着她。
拿着厚厚的一摞剧本。
“窦……经纪人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千里迢迢地把您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