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3247天(2 / 5)
知道,但现在的嘴脸,的确是配不上爸爸。”梁暮说道:“她太不知好歹。但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她不喜欢你,还要偷爸爸的手炉。”
“说是还有好多事,但我不清楚了。”
“都是过去的事了。”
两个人驱车到了梁暮办公室,里面竟坐了十几号张晨星熟悉的人,都是清衣巷的街坊们。梁暮甚至费了好大力气把马爷爷、马奶奶接出了疗养院。
一向低调的梁暮搞了一场小型观影会。
周茉端坐在小马扎上挑剔道:“能看出租不起电影了。”
大家哄堂大笑。
梁暮有点抱歉地解释道:“这是送给大家的礼物,我本想租一个观影厅,但是询了一下价位,太贵了。请大家屈尊在此,看完了再请各位主演们吃个饭。”
“什么标准?”
“贵的。”
“那不用,去我面馆,我请。”面馆老板主动提议看完了去他店里吃饭,大家欣然允诺。
晚上七点五十五分,温阿姨给梁暮发了条消息,问他:“紧张吗?”
“紧张。”
“别怕,今天收视率肯定不高,毕竟是夹了其他纪录片的塞。但未来怎么样,交给天命呗!”
“好。谢谢。”
梁暮其实是激动的。
这种感觉不亚于考上百里挑一的儿童合唱团、不亚于获得摄影大奖、毕业作品被展览,在他有限的生命里,难得有这样的瞬间,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大台播出。
这种感觉又像临刑,那铡刀还未落,也不知一刀能不能死透。
“快开始了。”马爷爷说:“不知道咱们清衣巷在镜头里什么样?”
“那肯定很美啊!”周茉说:“梁暮虽然人一般,但他有才华啊!”这个时候不忘贬低梁暮一句,大家又笑了。
电视播出第一个画面,又齐齐安静下来。
是祖祖辈辈生活的清衣巷,镜头从古城的车流开始,在车水马龙中拐进了安静的清衣巷。
那是一个黄昏,夕阳铺在巷子里,石板路被染上金黄。跟随自行车一路向前,最终定格在老书店。
《清衣巷志》。
开篇是巷子里面馆的热气、老人在树下读书、阿姨抱着琵琶唱曲、孩子们跑进书店、杂货铺的小东家挥着扇子、姑娘说着吴侬软语。
在一千四百年前,因水灾逃难至古城的人,在高处盖了几处房子避难,文人呼朋引伴有了清衣巷、船人群出群入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