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王后心怀蜜谋 > 第75章 番外六

第75章 番外六(1 / 7)

自叶尹开了头, 之后短短半月内,有近五十封类似奏章陆续呈至李恪昭面前。

后宫历来是朝堂博弈的关键之一,其中既牵扯到君权与臣权之间的制衡, 也暗含臣权与臣权的较量。

此类制衡与较量有利有弊,参与者们也各怀盘算,其间有公心也有私心, 很难一概而论。

对某些怀揣小心思的贵胄重臣来说, 若能将自家姑娘送上君王榻,便算与君王有了姻亲之盟;倘使再有了王嗣, 家族利益便多了一份长久而切实的保障, 维护君权自会更加落力。

而在一心为君的忠耿中间派看来, 哪怕君王本身并不贪色好美, 但新君在羽翼未丰时, 以姻亲巩固与贵胄重臣之家的联盟, 能快速稳固地位、拢群臣为羽翼, 减少政治上的内耗, 这对大局来说最优之选。

如此众望所归,况且李恪昭登基才一年多, 算不得坐稳了王座。若对此只知一味强硬, 全凭自身喜恶独断,就可能使忠谏者失望伤怀、使墙头草倒戈, 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局动荡。

在实力尚不足以对下形成全面压制时,如何妥帖应对群臣对后宫之事的谏言,这很考验年轻新君的智慧, 也很考验新君与王后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面对这棘手局面,身为王后的岁行云聪明地选择了置身事外,对是否立妃之事不置一词,谁也挑不出她错处,自无从发难。

而李恪昭也不急于强行平息众议,在朝会上对是否立妃、充实后宫的议题更是避而不谈,只有条不紊地展开台前幕后的各项布局。

到了六月中旬,李恪昭才就“是否应群臣谏议充实后宫”之事,单独与王叔李晏清、国士叶尹、国相李唯原三人密谈。

这三人于先王重病之际临危受命,在李恪昭与两位兄长兵刃相见时极力稳住朝局,使他不必在登基初期面对一个混乱政局,也使缙国朝政与民生未因此受到太大冲击。

可以说,若无这三位老臣殚精竭虑斡旋各方,从先王到新君的权力交接所掀起的血腥风雨,断不会只控制在九重宫门之内。

所谓君子用人论迹不论心,无论他们有无私心,都确确实实做出了利国利民的贡献,因此李恪昭对他们心怀诚意尊重,这才有了今日的密谈。

“于朝堂之外,三位于我皆是尊长。今日无旁人,请畅所欲言,不必拘礼,也不必顾忌。”李恪昭给出了极高的礼遇。

既得君王信任礼遇,三位老臣便也不耍花腔。

王叔李晏清率先直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