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2 / 6)
最重要的是,济世堂这金字招牌后隐隐有定王府的影子,没人敢到这里闹事。
看来,尾随她的那人,或许也是知道这里非等闲之地的?
月佼淡淡勾起唇角,不喜不嗔地无声哼笑一声,心道,无胆匪类,啧。
虽她之前只来过济世堂两回,可这里的伙计眼力好,记性也好,一见她便笑眯眯地迎上来热情寒暄。
“姑娘好些日子没来了,今日还是像往回那样,只买药材吗?”
人家笑脸相迎,月佼自也是客客气气,从袖袋中取出自己写好的药材单子,礼貌地用双手递过去,“这几样药材,我要的都是磨成粉的,劳烦小哥帮我瞧瞧有没有现成的药粉。”
“自然是有的,姑娘稍坐,喝口热茶暖暖,我这就去给您取,”伙计接过她递来的单子看了一眼,心直口快地笑道,“姑娘这字迹,可是愈发的好了。”
虽说这两个多月跟着严怀朗练字,时常是她写着写着……场面就变得不宜描述,可到底还是有点长进。
月佼面上蓦地绯红,垂眸笑笑。
伙计将她请到花几旁落了座,忙不迭就进后头去替她寻药材去了。
此时尚早,济世堂也才开门不久,堂内并无来看诊之人,木帘子后头那看诊处的桌案后空空如也,连大夫都还没出来呢。
不多会儿,另一名伙计端上来一盏香茗,笑呵呵道,“姑娘今日来得巧,咱们家的一位小东家今日进京,赶巧也带了些团山茶来,是开春时特地存下来的明前茶,您尝尝。”
月佼道了谢,接过茶盏,才将杯盖微掀起些许,便有沁人心脾的清香热腾腾扑面而来。
宜州的团山地处西南国境,山高雾深,历来便是个产茶的好地方。尤其是每年开春时的明前新芽,素有“团山明前贵如金”的说法。
这是月佼在《大缙风物志》上看来的,眼下手上就活生生端着这么一盏“贵同金价”的茶,她好奇地浅啜一口后,除了觉得比旁的茶香些之外,并未发觉旁的妙处。
她觉得书上既说这茶了不起,那必定是不会错了,想来是她没找到品这茶的窍门。于是她本着严谨求证之心,又细细抿了一口。
正咂摸着滋味,门口又进来两个人。
月佼循声望去,却是罗昱修与罗如晴。
自那回去罗家大宅送了“无忧果”之后,月佼便再没见过罗昱修,也没见过罗家的任何人。
她不知严怀朗是如何对罗家解释椒图兵符的由来,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