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3 / 4)
府的。”
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丫头,气势却如此嚣张。
刘洪一听,登时瞪了吴氏一眼,“你再胡说我就赶你出去。”
吴氏这才住口了,看着崔锦离去的方向,又委屈地撅了撅嘴。
过年那一日,崔锦一家与崔府一众一起吃了年饭,连老太爷与老祖宗都回来了。老太爷晓得崔元一双儿女如此有出息,一家人的年饭倒也其乐融融。
其实小孩儿的过年不外乎是穿新衣,拿红包,讨个吉利。
崔府的事情也无需她打理,作为将要及笄的姑娘来说,她这一年的新年过得很是悠闲。她讨了许多红包,兴许因为她平日里颇为大房的缘故,崔府里的三房都格外大房,除了红包之外,还有许多新年礼物,堆满了梧桐苑。
崔锦看着自己的爹娘,又看看珍嬷与元叟,还有阿欣,以及这一屋子的新年礼物。
外头蓦然响起了喜庆的鞭炮声,伴随着小孩儿的欢呼声与嬉戏声。
她呆呆地坐着,走神得厉害。
在晋国最为重要的佳节里,她竟是想起了这些时日以来与谢五郎相处的画面,一幅又一幅,在脑子里不停地闪过。
崔锦咬牙切齿地想,她可不可以不承认自己有些想念谢五郎了。
傍晚时分,崔锦见到了田郎。这一回,田郎没有侯在外面,而是禀报过后跟着元叟进来的。田郎身后还跟了好两个个黑衣郎君。
他们分别抬了两个乌木箱子。
崔锦看了眼,不由问:“这是什么?”
田郎说道:“回姑娘的话,郎主说新年已至,这是送姑娘的新年礼物。”接着,他又从衣襟里摸出一封信,依旧是庐州纸。
“这是郎主给姑娘的信。”
她拆开了信封。
信中详细地说了大兄在燕阳城的情况,比大兄来信所说的还要多一些。大兄是报喜不报忧的,如今看了谢五郎的信,她方知大兄在燕阳也并非过得那么好,虽通过了考察,但同门之间难免有摩擦,前不久还被人诬陷了一回,所幸最后大兄自己解决了。
她忽然有些感激谢五郎。
进入官场的少不了历练,若是谢五郎完全护着大兄,倒会落人把柄。而如今大兄自个儿解决了,想必下回在遇到,也定然能轻易解决。
看完信后,她亲自打开了四个乌木箱子。
第一个箱子里是沉甸甸的金,第二个箱子装满了地契和屋契,第三个装的是用不同材质雕刻而成的小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