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鱼不服 > 第356章 番外6

第356章 番外6(2 / 5)

爱盘根究底,可谁让事情撞到他眼前来,引起了他的兴趣呢?

“你小心引起薛令君的怀疑。”墨鲤半真半假地怒道。

城里来个生人,还一味儿探听旧事,问问粮价,再问问每年收成多少,简直像是州府不死心派来收税的人,又像边关附近倒卖粮食的奸商。

长得好看可以糊人,让大夥儿不知不觉间就把话说出去了,事后一回想,感觉到不对,还不赶紧跑去告诉秦捕快李师爷?

城虽小,人的警惕心高着呢,还不是平州换了几任府尹,都想把麻县竹山县这几个游离在外的地方攥回手心。

每一年象征性给州府的那点钱粮,还是往年旧例,要按朝廷定下田税徭役,这些年增加的丁口都没算在内,显然是一块没啃完的肥肉,不盯着就怪了。

“可能是薛令君,压着不给州府钱粮的缘故,大家有了喘息之机……”

墨鲤说到一半,也停顿了。

早年他不觉得奇怪,是因为他生在岐懋山,长在竹山县,没见过外面的情形,看了书上说的盛世承平繁华,也不觉得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多好,充其量是没有饿死的人。县衙那边有许多活要干,乞丐都被拉去充数了,能干活就会管吃管住,至于死了父母亲人的孤儿就如唐小糖,一家给一口饭吃,勉强也能养活。

结果出去一趟,回来不止见家里哪都好,就连一些原本没有发现的问题,也渐渐浮上心头。

孟戚说得对,在灵气的影响下,这里耕种没有那么容易。

然而事实就是,自打薛令君来了,竹山县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再也没有听说过有人饿死。

就算薛庭在教化百姓、治地管事上很有一套,可是不涨田税徭役又什么用,前提是竹山县有多余的钱粮啊!这旧例的钱粮也是当时的田税,说明楚朝那时竹山县就这么点产出,如今丁口比以前还多,日子比从前要好过,这粮产必然是增加了的。

“可是,这二十余年,县里却没有新开多少荒田。”

孟戚饶有兴趣的说,墨鲤忍不住望向他,连这个都知道,趁夜潜入县衙翻典薄账册了?

薛令君对下宽裕,管起事来却很严厉,李师爷这个管钱粮的更是事无钜细统统登记在册的性子,确实到县衙找到藏起来的账册一翻就能知道,除非那是一本假账册。

“薛令君很是看重农事,或许是革新了农具水车,亩产或有增加。”

墨鲤说这话自己都不信,楚朝是干了实事的,哪怕像平州竹山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