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后记(2 / 4)
似的,他们不计声名,不在乎旁人怎么想,他们要的只是那个结果。
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东华帝君与九天玄女的感情,是相较杨戬嫦娥的暗示与比较。
玄女在知道帝君做了这么多的时候,已经在山河社稷图里了,等她出来的时候,一切都不能挽回,所谓错过,非错非过,真的不是夜风狠心,我一向都认为,人物是作者设定的,剧情是作者主导的,但对于不同的事情人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大部分时候都在写的人预料之中,但少数的关键,全不是作者能够主宰得了,人物有各自的灵魂,会义无反顾的选择他们要做的事情,拉是拉不回来的…就好像在写到终局的时候,鸿钧会扔开自己徒弟的手,一个人死去,就好像龙吉公主要去做倪家小姐,以及夜风精神恍惚写着写着,似乎听见玉帝说“你以为朕是真的愚蠢吗”,遂泪流满面添改剧情,类似于这种走火入魔的状态…汗。
同样俞东林与俞西河,他们可以说,是最不讨喜的角色,很多人甚至比厌恶鸿钧更不喜他们,但是他们的象征意义也很明显。
有人说,杨婵这样不懂事,杨戬也是有责任的。
夜风却说,二哥尽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保护妹妹,给妹妹好的生活,在好的,对的环境下长大,至于心性及人生观的形成,却不是杨戬能做到的了,因为那个时候,杨戬在阐教,杨婵还没多大的时候就跟他分开了,并且为了救瑶姬,杨戬不去看过杨婵,只希望万一有失,可以不牵连到妹妹。
尘埃落定,封神战结束,女娲也要离开三界了,这个时候,杨戬都多大了,比他小几岁的杨婵又多大了?什么心性都定下来了,不懂得世事险恶,而且在古代的观念里,家也好,仇也罢,那都是男人的担当不是吗?
杨婵错就错在,她不懂得她所谓无趣,无聊的神仙生活其实有多么可贵,跟沉香一样,以为反抗强权争取自我与自由就是正确的,诚然,这些向往自由的精神历来被历史称颂,是正面的,积极的,但历史背后总有一些不忍目睹的黑暗,就好像教科书与老师都告诉我们,社会要真善美,这是对的,是道德的基本,我们需要这些,但你若是完全相信世界是真善美的,你一定会倒霉,这都是道德不会告诉你的东西,世界就是这样两面并存的。
没有人会对杨婵说,这三界其实啊,有这么多秘密,天庭是这么回事,天条又是这德行,那是不好的,不善的那面,杨婵知道的多了,对她也没有好处,况且杨戬爱护妹妹,不忍她面对这些。
是了,就是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