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风起05(2 / 6)
提携你。而你呢?你和你信任的那些教授呢?你们是怎么想我的?不管你们怎么找到的我,你们已经违反了期刊审核中的双盲规则,我也会如实向主编反应这个情况。”
林水程手指悬空在输入键盘上,迟迟没有落下。
对方太过理直气壮,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么反驳。
星大的确每年都会以院系名义投递稿件,但是一般都是在校级期刊上发表,用来完成任务指标。院系课题年年有,但是罗松却是第一个以院系名义把这种课题送到核心期刊的人——这个不同寻常的举措,也恰好证明了他其实内心有鬼。
至于“机会”和“提携”,罗松说的东西完全是个伪命题,根本不会有人问报告背后的核心主创是谁,这样的内容一经发表,所有人都会把视线放在“整理人:罗松”身上,名誉全部归于罗松所有。
而且珠玉在前,一旦罗松这次投稿内容被公开发表,林水程就算再以个人名义投一次稿子,这也犯了所有出版社的大忌——内容上的“一稿多投”,不是非常特殊的情况不会录用,更何况林水程是个刚转专业、在各个方面毫无人脉的年轻学生。
这时候看来,罗松没有一开始就找他要核心数据也是安的这个心,他知道约稿内容基本不会被拒稿或者建议大修,在标准线放低的情况下,他的论文即使在缺乏核心数据组的情况下,也非常有可能被发表——而一旦东窗事发,他则可以向所有人展示:他并没有窃取任何数据,他只是替院系里一位优秀的学生整理了一下成果,且不影响这个学生继续以个人名义投稿完整的报告内容。
尽管这些都是他们心照不宣的规则,但是都不足以成为他说出来驳倒对方的理由;罗松完全把他自己放在了道德高地上!
林水程如果再继续说下去,这就会变成忘恩负义和没有院系大局观,锱铢必较的一个学生。
林水程:“……老师您有时间见见我吗?”
罗松却没有再回复他。
林水程继续打字:“老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快一个月了还没有投稿这次报告的内容?”
这次罗松冒泡了:“我以院系名称投稿给期刊,不影响你以个人名义投递。你有没有投稿,我也不需要知道。更何况联盟内除了TFCJO和另外几家期刊社特别快以外,大部分的审稿时间都在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往上走,我如果对你的报告内容有半点意思,何必赌这一次先后呢?我只是因为刚好约稿函的时间要到了,顺便替你宣传宣传。”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