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3 / 6)
家。
王老先生在兴阳府的宅院位于城西,周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走街串巷叫卖的百姓很少来这里。
被安静的氛围一衬托,再配上三进三出的院落,便多了几分庄重。
更别提王宅里仆从众多,门风严谨,是典型书香门第的做派。
苏苒之和秦无被安顿在厢房,绕过一条走廊就是王夫人的房间,距离不算太远。
因为王夫人一方面得给亲爹守灵,另一方面还需要等兄长们忙完后回来,告别了才能动身回长川府。
所以,行程平白就被耽搁了几日。
不过,苏苒之和秦无对此也没什么异议。
左右这里是苏苒之长大的地方,她有数不清的回忆可以跟秦无分享。
早晨,苏苒之会带秦无去自己前些年经常去的地方走走瞧瞧。
晌午在外吃饭,顺道去趟茶馆,听说书先生们讲故事。
秦无一直都知晓妻子喜欢看话本,听故事。
他此前还专门在长川府书肆翻过一些‘经典话本’。
看过后要么觉得尺度太大像春宫戏;要么就太离奇,把修士形容得无所不能。便没有给苒苒买回去。
如今在兴阳府,秦无才发现这里的话本体系,与外面府城里的很不一样。
基本上没有什么香艳戏码,讲述的全都是爱恨和伦理纠葛。
今日台上先生讲述的就是一位胆大的书生为了与心爱的狐妖长厢厮守,要放弃功名路。
而狐妖给他育有一女后,独自回山,再也没出来。
显然是违背了两人‘相伴至白首’的盟誓。
听着台上说书先生细细一讲,还真的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秦无捏了一粒花生米,跟苏苒之一起仔细听着。
说书先生继续往下说——
书生在狐妖走后,进山去找过好多次。
但没想到,此前很容易找到的狐狸洞,他再去却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想来那狐妖定然是不愿再见到书生,才给他关上了去狐狸洞的‘门’。
几月过后,书生因为相思瘦得不成人形,他父母只能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放在他旁边。
孩子的哭闹声居然真的有效,让书生又有了活下去的欲望。
这回,他只专心的照顾姑娘,没有再想着上山。
伴随着小姑娘慢慢长大,到了满地乱跑的年纪,书生某日睡午觉,梦到狐妖在跟自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