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4)
这回语文的文言文出了一篇很生僻的古文,不能照搬‘用什么,描绘出什么意境,表达了词人什么的思想感情’套路。
因为打眼一扫,根本看不出来那几个词是用来写意的。
更看不懂词人到底是被贬谪了,还是升官发财了,还是被分手了……
云烟看到古文后,懵了一秒钟。
她最近刷语文速度也加快了,在她顿住笔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坐在自己前面的余楠兄弟也停下来了。
估计在想这题目出的是啥,想考啥。
单纯就为了难而出题么?
云烟先没看那首词,而是仔细把题目读了一遍,
里面有提到了词人的姓名。
云烟想,这是一个提示点。
之前二模结束,云烟跟语文老师长谈了一番,讨论自己该怎么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老师很有经验,就云烟这几次的试卷,分析云烟的失分点。
就古诗文欣赏这一部分,老师着重强调过。
他还给云烟推荐了一本书,是一位退休老师编撰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欣赏’大全。
里面倒是很没什么题目,就是古诗文和解析。
要是放在以前,云烟肯定看不下去这种大部头的古文。
因为那些解析还是不是全文翻译,就是挑了几个难词翻译出来。
不过,每天撕下来几页,抽着碎片时间,耐心读一读,云烟还是能做到的。
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那么多年的历史,除了一些知名度的高的古诗文,那些阅读起来有点晦涩的古文,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这次题目虽然难,但云烟也没有撞大运碰到自己读过的。
该看不懂还是看不懂。
不过,云烟倒是觉得这个词人名字有点熟悉。
云烟先做下面的阅读题,写着写着就反应过来,
这个词人名字好像在她之前读过的某一篇古诗文中出现过。
那是一个女词人写的分手词……
所以,今天这个堆叠了一堆意象,跟那一篇应该会沾点边吧。
云烟也就是靠猜,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写了上去。
甚至还提到了另外一句诗词中的他女朋友。
虽然云烟也不知道现在这首词里的分手到底不是跟这位姑娘。
不过,考场上的人基本上都觉得自己写的是对的。